Content
孙连钟:《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研究》
论文题目:《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研究》 作者:孙连钟 指导教师:宋英辉教授 完成时间:2005年4月 内容摘要 我国刑事程序立法及理论通说,均将刑事强制措施界定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的限制或剥夺。本文认为刑事强制措施制度应当定位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及其他权利的保障,尤其是宪法性权利的保障。从另一方面来说,就是对刑事强制措施中权力的行使予以限制和制约。以宪法性权利作为衡量基准,我国
Time:2005-06-14

2005年博士论文内容摘要
中国政法大学 程滔:《辩护律师的诉讼权利研究》,导师:陈光中教授 郭云忠:《刑事诉讼谦抑论》,导师,宋英辉教授 韩阳:《被追诉人的宪法权利》,导师,卞建林教授 李玉华:《刑事证明标准研究》,导师:陈光中教授 李哲:《刑事裁判的既判力研究》,导师,宋英辉教授 马贵翔:《刑事简易程序的价值及其实现》,导师:陈光中教授 孙连钟:《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研究》 ,导师,宋英辉教授 俞亮:《证据相关性研究
Time:2005-06-14

俞亮:《证据相关性研究》
论文标题:证据相关性研究 作者姓名:俞亮 导师姓名:卞建林 完成时间:2005年4月 论文创新点: 1、提出证据的概念应当放在不同诉讼阶段来理解,证据在不同阶段的属性并不相同,只有相关性是证据在任何阶段都应当具备的属性。 2、为证据相关性的判断提供了一个具体、明确的标准,即以逻辑和经验的方法,对证明链条中的三段论形式和大前提的可信性进行判断,从而使相关性的判断符合理性证明的要求,并且有助于当事人
Time:2005-06-14

郭云忠:《刑事诉讼谦抑论》
论文题目:刑事诉讼谦抑论 作者:郭云忠 导师:宋英辉教授 完成时间:2005年4月 内 容 摘 要 刑事诉讼谦抑具有历史规律、思想理念、法律制度等三个层面的含义: 首先,历史规律层面的刑事诉讼谦抑向人们揭示了刑事诉讼演变的规律和方向。从古至今,刑事诉讼大致经历了神权主义刑事诉讼、君(国)权主义刑事诉讼、民权主义刑事诉讼等三种历史类型。刑事诉讼模式、刑事证据制度、刑事裁判权的位置、被追诉人的诉讼
Time:2005-06-14

李哲:《刑事裁判的既判力研究》
论文题目:《刑事裁判的既判力研究》 作者:李哲 导师:宋英辉教授 完成时间:2005年4月 论 文 摘 要 既判力(res judcicata)理论是各国一事不再理、禁止双重危险、实体效力确定、前经开释或前经定罪规则等相关原则或者规则的依据,决定了各国关于裁判效力问题在不同的名称之下相同或者相似的基本内涵:一是最终解决的事项,二是对抗重新审判的抗辩理由。各国在具体名称及相关制度方面的差异,是各自
Time:2005-06-14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专业99级硕士论文提要(3)
刑事再审程序研究 肖铃 内 容 提 要 刑事再审程序是刑事审判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错误判决裁定的非常救济程序,是决定公正能否实现的最后一道防线。笔者出于对刑事再审程序这种重要地位的关注,欲以此为题做一宏观、深入的探讨。限于篇幅,本文仅涉及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章:刑事再审程序的功能和价值选择。要讨论一种刑事程序首先应明了它是做什么用的,立法者之所以设立这种程序是期望它能带来什么利益,即它的功能
Time:2003-12-24

Crime, Criminal Justice and the Internet(1)
General Editor: Professor Clive Walker(http://www.getcited.org/mbrz/11078820) Special Issue Publisher: Sweet & Maxwell Jurisdiction: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 Date: 17/12/1998 ISBN: 042166990X
Time:2006-11-27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专业99级硕士论文提要(6)
刑事简易程序研究 李翊 内容提要 公正和效率两大价值目标在法律领域的确立,使得刑事诉讼程序发生根本性变革。1996年刑事诉讼法增加简易程序,无疑充实和丰富了我国的刑事审判程序体系,但简易程序的制度建设还很单薄。随着社会的发展,现行简易程序逐渐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陷。本文试图对简易程序的改革和完善进行尝试性的探讨,以期对我国的司法实践略尽绵薄之力。 本文共有六部分。 第一部分:前言。这一部分通过
Time:2004-01-28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专业99级硕士论文提要(8)
品格证据研究 马剑萍 内 容 提 要 品格证据是一项发端于英美法系国家的证据规则。对品格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如何运用这一问题,英美法系国家以证据的相关性为出发点规定了详尽的规则,指导司法实践。我国现行法律对于证据的相关性原则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而品格证据确是经常出现的相关性问题,因而笔者以品格证据为题进行了一番尝试性的探讨,以期能对证据的相关性研究有一些意义。 全文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介绍
Time:2004-02-28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专业2003级博士生证据法课程论文题目汇总
2003年2月,由陈光中教授、樊崇义教授、卞建林教授、宋英辉教授、刘根菊教授和刘金友教授组成的导师组,对中国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专业证据法方向2003级博士生进行了证据法课程的考试。此次证据法专业课考试采用论文撰写结合口试的方式,首先由考生总结前一阶段的学习心得并简要阐述论文主旨,然后由导师组成员针对论文内容进行现场提问。 黄豹:前科消灭的诉讼价值研究 陈学权: 证据法理论基础初探 刘少军: 非法
Time:2004-03-15

关于我校招收首批博士后人员相关工作的通知
关于我校招收首批博士后人员相关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院、处、所、中心: 《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已于3月18日由学校颁布下发。现将我校博士后招收与管理有关具体工作事项通知如下: 一、有关学院应按照《细则》规定,成立院博士后工作小组,并于4月9日前将小组成员名单报送校博士后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校博管办)。校博管办设在研究生院,与学位与学科建设办公室合署
Time:2004-04-02

中国政法大学关于做好2004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的意见
根据教育部所公布的200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参加复试分数基本要求的规定,结合我校具体情况,提出以下复试意见。 一、录取原则 2004年硕士研究生录取工作,要继续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国家给我校下达的招生规模数内,坚持同一录取分数线原则。录取时按照考生所报第一报考类别志愿录取。如第一报考类别志愿完不成招生规模数时,在征得考生同意的前提下
Time:2004-04-04

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通知
根据教育部和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对2004年硕士研究生复试的有关要求,我校定于4月22日至27日进行。 一、报到时间及地点: 1、法学院各专业(含法律硕士专业): 报到时间:4月22日上午8:30至下午5:00 报到地点:教学楼111、112教室 2、民商经济法学院各专业: 报到时间:4月23日上午8:00至11:30 报到地点:教学楼106教室 3、刑事司法学院各专业: 报到时间:4月23日上午8
Time:2004-04-14

2004年报考中国政法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复试提档分数线
凡思想政治品德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初试成绩符合以下条件者,由各有关专业提出是否准予参加复试的意见,各有关学院汇总,报本学院主管院长签字后,报研究生院审核通过,方可参加复试: 考生应试科目中的外国语、2门业务课单科成绩不低于60分、总成绩不低于200分; 同等学力考生的政治课、加试的2门硕士生主干课程,成绩不计入总成绩,但每门成绩不得低于60分。 各专业可根据本专业的考试实际情况,自定高于复试
Time:2004-04-28

2004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通知
报考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博士研究生考生,现将有关复试事项通知如下: 一、复试名单 1、我校2004年参加博士研究生复试名单将于5月10日上网公布,复试通知书请考生自行下载;具体复试时间安排在5月18日至27日; 2、进入复试名单的考生从即日起必须在网上重新下载 “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正式表,共18页)”,包括:“报考博士研究生登记表”(共8页)、“专家推荐书
Time:2004-05-10

共有 5,183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346 页   当前第 17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