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 英国少年司法政策变化之研究 | 
| 作者简介:张鸿巍(美国山姆·休斯敦州立大学(SHSU)刑事司法学博士) 文章来源:《河北法学》2005年第2期。 一、英国少年司法介评 自《1969年儿童和青少年法案》(1969 Children and Young Persons Act)实施以来,英国少年司法政策出现了诸多变化。除了少数学者通过对照以前的政策与发展状况去了解当代的发展情况外,多数学者仍以历史的传统的方法去看待少年司法 | 
| Time:2009-04-07 | 
|  | 
| 英美证据法上的证人作证规则 | 
| 作者:易延友(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文章来源:《比较法研究》2008年第6期。 英美证据法对于证人资格、证人的作证能力和容许作证的范围、证言可信度的加强、证人可信度的检验以及交叉询问等事项,均作了比较详细的规范。《美国联邦证据规则》第601—615条,基本上就是关于这些事项的规定。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了解英美在这方面的制度,既有助于了解我们自身,也有助于我国相关制度的完善。因此 | 
| Time:2009-04-14 | 
|  | 
| 法律文化交流的一般原理及其作用──以中日法律文化交流为个案的分析 | 
| 作者:张中秋 资料来源:法律思想网 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依文献记载,迄今至少有二千年的历史。从《三国志?倭人传》到《清史稿?日本传》,中国的十六部正史中对此均有记录。1在这二千多年的历史洪流中,中日之间一直流淌着法律文化的泉流。2其间形成两个高峰,一是古代日本大规模地输入唐代中国的法律文化,开创出它著名的律令时代;3一是晚清中国急速地输入近代日本的法律文化,开启了我国法制近代化的进程。4唐代 | 
| Time:2009-05-10 | 
|  | 
| 法国行政诉讼纲要:历史、构造、特色及挑战 | 
| 作者:金邦贵 施鹏鹏 资料来源:《行政法学研究》2008年第3期 法国司法制度的一大特色便是采用二元化的诉讼体制,即将普通的司法诉讼和行政诉讼区分开来,并分别交由司法法院和行政法院受理及裁判。这一特殊的诉讼框架源自三权分立的基本理念。先哲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论及,立法权、行政权及司法权的分立与制衡是政治自由的基本保障。因此,在法国学者看来,行政机关不得行使司法权,司法机关也不得行使 | 
| Time:2009-05-14 | 
|  | 
| 在正当与效率之间:法国刑事调解程序述评 | 
| 作者:施鹏鹏(法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教师) 资料来源:《环球法律评论》 2008年第2期 内容提要:为克服效率低下所导致的法庭堵塞,法国立法者于1999年设立了刑事调解制度。但法国刑事诉讼法典仅对刑事调解程序的基本制度框架进行原则性的规定,更多的实施细则由各地检察机关自行确定。从实务界反馈的实证数据看,刑事调解制度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也应看到,该程序机制不管在价值层面还是在制度层面都面临着 | 
| Time:2008-12-03 | 
|  | 
| 美国刑事诉讼中的“排除合理怀疑” | 
| 作者:赖早兴(湘潭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资料来源:《法律科学》2008年第5期。 在美国刑事诉讼中,有罪裁定建立在事实裁判者认为被告人有罪的基础上。但事实裁定者既非案件事实的亲历者亦非目击者,而是一个完全的局外人,他们如何裁定行为人有罪?这就涉及刑事案件的证据标准问题。正如在In re Winship案中Harlan法官说:“在审判过程中,存在关于曾经发生事件的事实的争议,事实发现者(fact | 
| Time:2008-12-10 | 
|  | 
| 《台湾司法》落实人权保障 “司法院”:研拟修正冤狱赔偿法 | 
| 《台湾司法》落实人权保障 司法院:研拟修正冤狱赔偿法 资料来源:法源法律网 为落实人权保障,调整不合时宜的规范,“司法院”研拟修正冤狱赔偿的相关规范,并在日前举办二场公听会,和与会人士作意见交流。“司法院”指出,目前的修正方向,除了调整经宣告违宪的部分外,并明定审理机关决定补偿金额时应该审酌的标准、延长请求权时效,使司法制度更加完备。 “司法院”大法官在今(2010)年一月二十九日作成释字第 | 
| Time:2010-08-31 | 
|  | 
| 中国政法大学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工作的实施细则 | 
| 中国政法大学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工作的实施细则 | 
| Time:2006-03-18 | 
|  | 
| 本科课堂讨论案例(刑事诉讼法学昌平校区本科班) | 
| 案例一: 思考案例:某甲(15岁)因涉嫌抢劫被起诉。第一审法院认为,某甲身为高中生持刀在校园内进行抢劫,非常典型。为扩大审判的社会效果,遂决定公开审判。问:对于本案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争点 :适用第191条的利弊) 案例二: 张三在北京以长途电话或书信,向居住在广州之李四诈骗财物,广州法院是否具有管辖权? (法律争点:什么是“犯罪行为地”?) 案例三: 甲与女友乙赴怀柔度假。因 | 
| Time:2006-03-23 | 
|  | 
| 2006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复试最低分数线 | 
| 2006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复试最低分数线http://www.cupl.org/list.asp?Unid=476 | 
| Time:2006-03-26 | 
|  | 
| 法国庭前认罪答辩程序评析 | 
| 作者:施鹏鹏 资料来源:《现代法学》2008年第5期 近10余年来,欧陆各国的刑事程序法普遍出现“美国化”(Américanisation)的趋势。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美国司法文化在整个世界主流司法文化中占据强势地位,另一方面还因为欧陆刑事诉讼在当前面临着诸多共同问题,亟需从外部(主要为英美国家)获得经验启发。即便以固守自身法律传统著称的法国也不例外。2004年3月9日,法国立法者在经过较周密 | 
| Time:2008-12-18 | 
|  | 
| J.M.还是J.D.?———中、日、美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制度比较 | 
| 作者:丁相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资料来源:《法学家》2008年第3期 传统上,中、日两国的法学教育模式属于大陆法系模式。法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综合法律素质养成型教育,并不与法律职业直接相联系。四年制本科主要是系统地讲授法律知识,采取讲授式(Lecture)教育方法,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法学知识的系统性与科学性。法学院学生在毕业后,通过各种职业考试可以从事多种多样的工作 | 
| Time:2009-01-02 | 
|  | 
| 人权是普世价值吗? | 
| 作者:唐健飞 肖君拥 资料来源:《检察日报》2009年1月4日 在国际人权领域,关于人权的普遍性问题,一直存在诸多争论。在国内,围绕自由、民主、人权等所谓“普世价值”问题,人们的思想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大抵而言,国内学界关于“普世价值”的纷争,存在两种根本对立的主张:一种认为存在“普世价值”,自由、民主与人权价值等应该属于此类;另一种则否定所谓“普世价值”的存在,主张多元价值或特殊价值 | 
| Time:2009-01-07 | 
|  | 
| 英美证据法上的证人作证规则 | 
| 作者:易延友(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资料来源:《比较法研究》2008年第6期 英美证据法对于证人资格、证人的作证能力和容许作证的范围、证言可信度的加强、证人可信度的检验以及交叉询问等事项,均作了比较详细的规范。《美国联邦证据规则》第601-615条,基本上就是关于这些事项的规定。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了解英美在这方面的制度,既有助于了解我们自身,也有助于我国相关制度的完善。因此,本文 | 
| Time:2009-01-14 | 
|  | 
| “许霆案”与中国法律的形式主义困境———兼论波斯纳的法律活动理论 | 
| 作者:蔡宏伟(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年第5期 不时听到有媒体报道“疑难案件”,像前两年的“刘涌案”以及新近比较典型的“许霆案”;一时间社会舆论沸沸扬扬,甚至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律学人彼此之间也意见纷呈。总体给人的印象是:争论归争论,最终还得法院一锤定音;分歧并没有随着法锤的落下而消弭,但是只好热闹不求甚解的国人并不再追究,而是转投新的热闹去了。更令 | 
| Time:2009-02-01 | 
|  | 
| 共有 5,183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346 页 当前第 17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