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刘飞:德国“法官造法”的功能解构 |
作者:刘飞(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来源:《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摘要】:2008年9月28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举办了题为“大陆法系判例制度”的研讨会,北京、上海、南京和杭州的二十多位学者到会参加讨论。研讨会的主题报告人均为有多年国外留学经历且对大陆法系国家的判例制度有长期关注的学者,深谙成文法和判例间的互动关系。本期热点笔谈集中展现了此次与会学者对于大陆法系判例制度 |
Time:2009-04-12 |
|
童之伟:宪法适用如何走出“司法化”的歧路 |
作者:童之伟(华东政法大学教授) 来源:《政治与法律》2009年第1期 【摘要】:对于人民法院裁判文书援引宪法应根据不同具体情况区别对待。人民法院对宪法做遵守性援用或说理式援引能促进宪法实施,维护宪法的权威。宜循宪定或法定程序矫正“宪法司法化”现象显露的偏颇。须提升法官宪法素养以消除形成“宪法司法化”现象的主观隐患。可考虑从改善组成人员专业结构入手增强国家机关的宪法辨识能力。“发展是硬道理 |
Time:2009-04-14 |
|
姬亚平:论行政证据与行政诉讼证据关系之重构 |
作者:姬亚平(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副教授) 来源:《行政法学研究》2008年第4期 【摘要】:我国现在缺乏系统的行政证据制度,实践中行政机关只得照搬《行政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中的证据规则。行政活动追求效率,把诉讼证据规则简单地移植到行政程序中,在理论上和行政实践中都会产生冲突,因此,应当由《行政程序法》规定符合行政行为特点的行政证据制度,一旦行政证据制度得以确立,在行政诉讼中,法官就应当根据 |
Time:2009-02-18 |
|
骆梅英:新“福利”——英国公用事业领域对弱势和低收入群体的供应保障 |
【摘要】:对于公民而言,获得公用事业基本服务的权利,除了包括获得一个合理、非歧视、价格上负担得起的服务之外,保障负担能力有缺陷的公民能够获得一个最低程度的供应,并且不会因为民营化改革而承担一个不合理的成本负担,也是权利所包含的应有之义。在弱势消费者的供应保障上,英国政府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对能源贫困和水贫困展开了行之有效的社会行动计划。 【关键词】:公用事业 福利行政 民营化 最低供应 |
Time:2009-02-26 |
|
王克稳:改革我国拆迁补偿制度的立法建议 |
作者:王克稳(苏州大学法学院教授) 来源:《行政法学研究》2008年第3期 【摘要】:为了落实《物权法》关于征地拆迁与不动产物权保护的立法精神,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授权下,国务院开始了新的拆迁条例的立法工作。而在拆迁立法中,拆迁补偿无疑是被拆迁人关注的焦点,新的立法要拿出让被拆迁人普遍接受的补偿方案,就必须彻底改革现行的补偿制度,改革的内容包括建立城乡统一的拆迁补偿制度、建立房地统一的拆迁补偿 |
Time:2009-02-27 |
|
张红:我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缺陷及其完善 |
作者:张红(北京师范大学讲师) 来源:《行政法学研究》2008年第3期 【摘要】:应急预案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基础。通过对个案以及对我国现有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的分析,发现我国应急预案存在诸多缺陷。预案体系尚不完整,缺乏必要的预案;预案内容简单、缺乏可操作性;缺乏部门之间的合作协调;预案的制定和修订程序欠缺。建议借鉴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的经验,改进我国应急预案的内容,完善应急预案的制定程序,重视 |
Time:2009-03-04 |
|
张禹:立法后评估主体制度刍议——以地方行政立法后评估为范本 |
作者:张禹(国务院法制办政府法制研究中心 ) 来源:《行政法学研究》2008年第3期 【摘要】:立法后评估是了解立法效果,提高立法水平的重要手段,评估主体制度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制度设计原则、主体分类的研究,以及国内外实践的比较,我国应当将立法机关确立为地方行政立法后评估的评估单位,并科学设定后评估的参与者,以确保立法后评估达成预期效果。 【关键词】:立法后评估 地方行政立法 主体 |
Time:2009-03-05 |
|
宋华琳:论技术标准的法律性质——从行政法规范体系角度的定位 |
作者:宋华琳(南开大学法学院讲师) 来源:《行政法学研究》2008年第3期 【摘要】:在我国,根据授权根据、制定程序、公布与否、外在形式等形式意义上的判断标准,技术标准不具有法律规范的外观;但根据“是否对人有约束力”这一实质意义的判断基准,技术标准作为事实认定构成要件判断的根据,以及行政活动中的重要依据,对行政机关产生了自我拘束作用,对私人产生了外部法律效果。因此标准的功能与社会规则体系中法 |
Time:2009-03-06 |
|
李燕:“有奖发票”法律性质之探析 |
作者:李燕(广西师范大学讲师) 来源:《行政法学研究》2008年第3期 【摘要】:“有奖发票”是我国税收征收管理的一种新方式,因此,“有奖发票”的法律性质尚未明确。“有奖发票”是行政行为,而非民事行为;“有奖发票”不同于行政奖励,是行政指导行为,税务机关的兑奖行为属于行政事实行为。明确其法律性质对于行政相对人权益的保护是重要的。 【关键词】:有奖发票 法律性质 行政行为 行政指导 行政 |
Time:2009-03-11 |
|
方世荣、王春业:经济一体化与地方行政立法变革——区域行政立法模式前瞻 |
作者:方世荣(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王春业(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副教授) 来源:《行政法学研究》2008年第3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跨省市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已十分明显。但目前我国各省、市各自为政的地方行政立法现状不适应这一客观要求。借鉴欧盟法在其成员国中直接适用和优先适用的成功经验,我国可构建一种能在一定经济区域内的各行政区划内统一适用的区域行政立法模式和体系,这是介于国家行政 |
Time:2009-03-12 |
|
王锡锌:英美传统行政法“合法性解释模式”的困境与出路——兼论对中国行政法的启示 |
作者:王锡锌(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来源:《法商研究》2008年09期 【摘要】: 就本质功能而言,行政法可以视为是—种对行政活动的合法性进行解释的系统。行政法面临的根本问题是非民选的行政机关及其人员所行使的行政权力,如何才能得到“合法化”解释。围绕这一问题,英美传统行政法“合法性解释模式”试图将立法机关的政治合法性“传送”到行政活动之中,从而赋予行政过程合法性。不过,由于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广泛 |
Time:2009-01-09 |
|
余少祥:论公共利益的行政保护——法律原理与法律方法 |
作者:余少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教授) 来源:《环球法学评论》2008年09期 【摘要】:公共利益的行政保护具有深刻的道德、理性和价值基础,是普遍权利的逻辑结果和必然产物,它是由政府的性质、目的和治理目标决定的,它遵循的两个基本原则是:公共利益优先原则和利益平衡原则。但公共利益对个人权利的限制是有条件的,也是有限度的。 【关键词】:公共利益 公共行政 基本原则 个人权利 大约 |
Time:2009-01-09 |
|
莫于川:行政程序法治观与行政许可透明度 |
作者:莫于川(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来源:《现代法学》2008年第2期 行政程序法治观与行政许可透明度:从制度创新努力看建设阳光政府的方向 【摘要】必须摒弃神秘主义行政文化传统观念,树立阳光行政和行政程序法治观念,推动提升行政透明度的民主化转型;《行政许可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文件对行政程序透明和阳光政府建设提出了要求、创造了条件;在实践中,许多地方和部门积极开展行政程序公开、政府 |
Time:2009-01-15 |
|
蔡守秋:论政府环境责任的缺陷与健全 |
作者:蔡守秋(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 来源:《河北法学》2008年第3期 【摘要】:政府环境责任的缺陷和不足,是环境保护领域政府失灵、环境法律失灵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政府环境责任的缺陷主要体现在“重政府经济责任,轻政府环境责任”、“重企业环境义务和追究企业环境责任,轻政府环境义务和追究政府环境责任”、“重政府环境权力,轻政府环境义务”等八个方面。通过阐明健全政府环境责任的法理基础、指导思想和原则 |
Time:2009-01-15 |
|
戢浩飞:行政复议决定书研究 |
作者:戢浩飞(湖北省政府法制办公室) 来源:中国宪政网 【摘要】:行政复议决定书作为法律文书的一种,是社会了解行政复议活动、评判复议制度的重要窗口。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现行的行政复议决定书缺乏分析论证、法律适用欠缺、制作过于简单。如何结合行政复议的实际,反思其不足,改进行政复议决定书尤为必要 【关键词】:行政复议决定书 价值 缺陷剖析 行政复议决定书是行政复议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 |
Time:2009-02-04 |
|
共有 5,194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347 页 当前第 60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