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张莉:法国土地征收公益性审查机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作者:张莉(中国政法大学) 来源:《行政法学研究》2009年第1期 【摘要】:在法国,只有国家可以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私人土地,并且按照司法最终原则,由行政法官判断土地征收的公用目的性。最高行政法院在长期审判实践中形成了“损益对比分析理论”。该理论的应用加强了对土地征收公用目的宣告行为司法审查的力度。在加强对行政机关裁量权司法监督的同时,损益对比分析机制并未超越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的界限,它为
Time:2009-06-16

王锡锌:行政法上的正当期待保护原则述论
作者:王锡锌(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l来源:《东方法学》2009年第1期 【摘要】:正当期待保护是当代行政法上一项新兴的原则。这一原则的核心要求是:相对方基于法的安定性要求以及对政策连续性的信赖,对政策或行政行为所产生的合理期待及相关利益,应当受到法律上的保护。在行政法上,这一原则构成对行政机关政策裁量的一种限制,也被认为是合理行政的要求。依据正当期待保护原则,相对人可以对其主张的期待利益主张
Time:2009-04-16

徐继超:论我国依法行政与宪法教育之关系
作者:徐继超(佛山大学法律系教授,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后) 来源:《法学评论》2009年第1期 【摘要】:依法行政与宪法教育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依法行政的过程就是宪法意识的培育过程;依法行政的过程就是宪法信仰的坚定过程;依法行政的过程就是宪法教育的过程。宪法教育能使政府正确认识权力来源于人民;促进政府积极行政;促进政府真正依法行政。 【关键词】:依法行政 宪法教育 政府权力 公民权利
Time:2009-04-21

叶卫平:司法审查与行政性垄断规制
作者:叶卫平(深圳大学法学院) 来源:《法学》2009年第1期 【摘要】:行政性垄断在《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中的主要责任形式都是“由上级机关责令改正”,理论与实务界对此项规定能否兼容司法监督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在现行法适用、行政内部控制与司法控制的功能及利弊比较以及域外做法介绍的基础上,对建立行政性垄断司法审查制度的必要性及其可行路径进行了论证。 【关键词】:司法审查 行政性垄断规制
Time:2009-04-26

褚江丽:美、德、日实施宪法公共利益条款之比较研究
作者:褚江丽(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来源:《河北法学》2009年第3期 【摘要】:公共利益问题是各国宪法普遍关注的问题。早在200多年前,美国就将“公共使用”条款写入宪法修正案,德国、日本也分别在各自的宪法中规定了“公共福利”和“公共福祉”等内容。宪政理论与实践证明,公共利益条款的实施并非单纯的法治过程,它总是与本国具体的社会经济制度相联。由于美、德、日三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存在一定差异性,因而
Time:2009-05-11

赵学升、羊震:走近和谐: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多维性建构——以政治国家和公民社会的制衡与互...
作者:赵学升、羊震(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 来源:《法律适用》2008年第7期   我国目前构建的和谐社会,理应是主体多元化、利益多元化和价值多元化的社会,其中利益多元化是主体和价值多元化的必然反映。因此,和谐社会的核心要件应该是利益协调和安定有序,[1]尤其是社会公共利益与其他各种利益的协调与平衡应该成为和谐社会的重要表征。现有的公益诉讼多为行政公益诉讼,大多与行政主体的违法作为或不作为
Time:2009-05-13

张红:行政赔偿责任与民事赔偿责任之关系及其处理
作者:张红(北京师范大学) 来源:《政法论坛》2009年第2期 【摘要】:行政赔偿责任与民事赔偿责任的关系包括竞合与混合两种情况,应当对应不同的处理方式。责任竞合包括两种情形:一是《国家赔偿法》与《民法通则》第121条规定之竞合,建议修改《国家赔偿法》,将民事赔偿责任作为行政赔偿责任之补充;二是公有公共设施致害的行政赔偿责任与民事赔偿责任的竞合,建议由受害人选择行使赔偿请求权。责任发生混合
Time:2009-05-16

王锡锌:行政决策正当性要素的个案解读——以北京市机动车“尾号限行”政策为个案的分析
作者:王锡锌(北京大学法学院) 来源:《行政法学研究》2009年第1期 【摘要】:当代行政决策过程涉及多元利益权衡,影响到公众利益甚至公共利益,本质上是一种政治过程。传统行政法分析框架对行政决策行为合法性的分析技术,主要限于形式合法性分析,这已远远不能解释和评价行政决策过程和结果的正当性。对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分析,需要引入一种“实质合法性”分析框架,其核心是将形式合法化、理性合法化、民主合法化机制
Time:2009-05-19

温晋锋:乡镇规范性文件监控:何种方式更为有效?——以某镇政府的文件考察为例
作者:温晋锋(南京工业大学法学院) 来源:《行政法学研究》2009年第1期 【摘要】:虽然当下的法律、法规等对规范性文件的监控规定了不同的方式,如行政复议、权力监督、行政监督等,而且《行政诉讼法》修改建议稿已把司法审查作为监督规范性文件的最后屏障,但这些具体的方式对乡镇规范性文件的控制却不是个个有效。从对w镇政府2006年发放的73件红头文件的逐项分析来看,规范性文件的范围远远小于
Time:2009-05-20

韩春晖:我国行政主体的内在结构及其协调——以权、名、责三者关系为中心
作者:韩春晖(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讲师) 来源:《行政法学研究》2008年第2期 【摘要】:我国行政主体理论的反思性研究尚存局限,需要转换研究视角来关注行政主体的内在结构。我国行政主体的内在结构包含职权、名义与责任三个基本要素,它们之间分离与冲突的情形多样存在,对我国行政主体理论形成重大挑战。我国现行法制中包含的基本规则对于协调与处理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完善行政主体理论,促进我国行政法学体系的发展
Time:2009-03-20

刘志新:国家赔偿审判亟待程序规范——人民法院应当成立国家赔偿审判庭
作者:刘志新(最高人民法院) 来源:《行政法学研究》2008年第2期  【摘要】:《国家赔偿法》在赔偿程序和机构设置上的规定存在严重缺陷。人民法院应当设立国家赔偿审判庭,适用诉讼程序解决国家赔偿案件,现在相关条件已经成熟。 【关键词】:国家赔偿  国家赔偿审判庭  诉讼程序   我国《国家赔偿法》自1995年1月1日实施至今13年多。该部法律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件大事
Time:2009-03-22

王立勇:论正当程序中的说明理由制度
作者:王立勇(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 来源:《行政法学研究》2008年第2期 【摘要】:说明理由是公权力机关对其作出的决定或裁决进行正当性证明的逻辑过程,是正当程序中的重要一环,反映着正当程序的价值追求,具有重要的制度价值,在长期的发展中也逐渐成为英美法系司法判决过程中的一个典型特征。我国对此项制度的关注程度不够、研究不透彻,现有法律规定与实际操作脱节,直接影响着行政行为效力的实现与认定,有
Time:2009-03-25

崔卓兰、刘福元:析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过度规则化
作者:崔卓兰(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刘福元(吉林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 来源:《行政法学研究》2008年第2期 【摘要】:在全国各地陆续展开的控制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改革中,普遍采用了“制定实施细则”、“规则细化”这类用详尽的规则将裁量权具体化、细节化的方式,有些地方甚至达到了细致入微、不留余地的程度。尽管规则细化具有良好的出发点和切实的效力,但过度使用仍然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从根本上说,促进
Time:2009-03-28

张千帆:欧美行政法的热点问题与发展趋势
作者:张千帆(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来源:《行政法学研究》2008年第2期 【摘要】:通过追踪美国联邦与欧洲联盟行政法的热点问题,本文探讨了欧美行政法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的意义。在全球化时代,当代行政法早已超越了传统的红灯论和绿灯论之间的狭隘对立,正在走向融合乃至趋同。如何根据国情构建适合自身需要的行政法体系、制度和过程,仍然是21世纪中国行政法学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欧美行政法  司法审查
Time:2009-04-01

王青斌:论行政规划的法律性质
作者:王青斌(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 来源:《行政法学研究》2008年第1期 【摘要】:行政规划的法律性质对于确定行政规划的救济方式具有重要意义。行政规划的性质取决于“确定规划”的性质,作为行政规划的完成阶段,“确定规划”通常以规划确定裁决的形式出现。确定规划裁决所具有的权利形成效果决定了行政规划应当是具体行政行为。但在我国,由于确定规划裁决的“权利形成效果”缺乏法律规定,因而行政规划尚不
Time:2009-04-05

共有 5,194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347 页   当前第 5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