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余凌云:论行政传唤 |
作者:余凌云(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来源: 《公法研究》第五辑 转引自中国公法网 目次 一、 引言 二、 传唤方式 三、 传唤时间 四、 通知义务与折抵问题 五、 法律救济 六、 简短的结束语 一、 引言 传唤是警察法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调查措施,[1] 即通知违法嫌疑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指定地点接受询问,[2] 带有一定限制人身自由的意味,也无疑是一种行政行为。从直感上,跳入脑海的或许是一种调查 |
Time:2007-11-24 |
|
章剑生:作为行政法上非正式法源的“典型案件” |
作者: 章剑生(浙江大学法学院法律系教授)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内容提要: 由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典型案件”可以分为“地方法院典型案件”和“最高法院典型案件”。它对下级人民法院审理类似案件有参考、指导等事实上的效力。为了适应“典型案件”指导制度的实施,应当适当扩大“典型案件”的核准权限,废除案件请示制度和合并“典型案件”形成方式。尽管“典型案件”指导制度 |
Time:2007-11-28 |
|
周兰领:我国国家赔偿归责原则的重构 |
作者:周兰领(司法部司法行政学院) 文章来源:北大公法网 2007-11-10 内容摘要:现行国家赔偿归责原则理论已经无法适应日益复杂的国家侵权需现实。实践中已经暴露出对“违法”含义的不同理解、实际可操作性不强、不符合一般的侵权责任原理、不能够适应国家职权行为实际范围以及过于侧重于对国家机关行为的法律评价而不符合国家赔偿法的权利救济与保障的本质等问题。要解决国家赔偿归责领域的这些问题,就必须构建 |
Time:2007-11-30 |
|
张朝泓:刑事赔偿确认问题的探讨 |
作者:张朝泓(广东省揭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文章来源: 中国宪政网 2007-12-03 对刑事被告人作出有罪判决,但是判决结果未涉及,而已经被侦查机关在侦查过程中扣押的财产,是否应当视为对该部分财产采取的扣押行为已经被确认违法呢?即生效的终审刑事判决能否视为公安机关对有罪判决认定之外的财产扣押违法的确认。若可以视为确认,那么,在刑事被告人向公安机关申请刑事赔偿,公安机关逾期不予答复、不作出赔偿 |
Time:2007-12-05 |
|
陈端洪:行政许可与个人自由 |
作者: 陈端洪(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来源: 中国公法评论网 2007-08-05 本文原载于《法学研究》2004年第5期 一、引言 公民与政府,个人的主体性与主权,从来是既相克又相生。如何防止权力的滥用?如何规制自由的滥用?这是统治关系二元结构的两大难题。为了防止任何一种极端的灾难——专制和重返“霍布斯丛林”,人类智慧发明了法治和宪政。 中国人对于法治和宪政的认识主要是从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 |
Time:2007-09-29 |
|
李昕:公共服务理念下现代行政的特征 |
作者:李昕(首都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文章来源:北大法律信息网 2007-09-20 【摘要】 本文立足于现代行政的发展与演变趋势,阐述了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现代行政的基本特征,即:政府义务的积极化;行政规则的服务化;行为方式的多样化;行政手段的间接化。 【关键词】公共服务;政府义务;行政规则;行为方式;行政手段 公共行政的范围取决于不同阶段的社会公共需求,从社会发展的进程来看,公共需求始终 |
Time:2007-10-02 |
|
蒋清华:推进依法行政——物权法难以承受之重 |
作者:蒋清华(中南大学法学院) 文章来源:中国公法网 2007-10-03 《物权法》的颁行,无疑有助于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同时也要看到,作为国家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物权法的功能是特定的、因而是有限的,如果不恰当地夸大其地位和作用,将无益于整个法治事业的进步。2007年5月18日《人民日报》刊发了物权法草案建议稿主要起草人、著名民法学家梁慧星先生执笔的《制定和实施物权法的重大意义 |
Time:2007-10-05 |
|
仇慎齐:浅议行政诉讼之协议管辖 |
作者:仇慎齐(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人民法院) 文章来源:中国法院网 2007-09-28 一、行政诉讼:协议管辖之目前立法现状。 协议管辖,就是争议的当事人双方在纠纷发生前或者纠纷发生后,通过协商,自愿达成协议,以约定受理解决纠纷的管辖法院。它是一种诉讼行为,是通过合意的方式约定纠纷解决选择管辖法院的行为。协议管辖在民商事诉讼领域得到了广泛和肯定的应用,充分体现了当事人意思自治的法理,并发挥了其 |
Time:2007-10-10 |
|
金广良:行政处罚公开原则的立法价值与构建 |
作者:金广良(河南省西华县人民法院) 文章来源:中国法院网2007-09-27 公正、合理、正义与平等的社会秩序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要求,是与法律相伴的基本价值,它要靠一整套普遍性的法律规范来建立,而法律规则又需要整个社会和国家凭借强制力量加以维护,行政权和司法权正是国家凭借的强制力量和有效工具。现今,行政权对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起着愈来愈明显的作用。其中,行政处罚权作为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的重要手段其 |
Time:2007-10-12 |
|
张小平 洪文峰:行政诉讼被告疑难问题之析 |
作者:张小平 洪文峰(江西省鄱阳县人民法院) 文章来源:中国法院网:2007-10-09 行政诉讼的被告,是指由原告指控其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侵犯原告的合法权益,并经由人民法院通知应诉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据此,关于行政诉讼被告的形式要件即只要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未经复议、批准、等而被直接诉诸于法院的行政机关,该行政机关就是被告。但也有些复杂形式或特殊情况,在这些情况下的被告资格问题 |
Time:2007-10-15 |
|
关保英:抽象行政行为主体与具体行政行为主体的分离 |
作者:关保英(华东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法律系教授) 文章来源:《法学评论》2006第4期 【摘要】 抽象行政行为主体与具体行政行为主体的关系在理论界是一个研究空白,在行政法治实践中则更加没有引起重视,这是造成我国行政法治不尽人意的一大障碍。因此,从立法上确定我国抽象行政行为主体与具体行政行为主体的分离是非常必要的。在探讨这一问题时下列原则是非常重要的:行政行为主体相对确定原则;抽象行政行为职能与具体 |
Time:2007-10-22 |
|
最高检印发《人民检察院办理网络犯罪案件规定》 |
消息来源:2021年1月25日 人民检察院办理网络犯罪案件规定 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人民检察院办理网络犯罪案件,维护国家安全、网络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等规定,结合司法实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网络犯罪是指针对信息网络实施的犯罪,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犯罪,以及其他上下游关联犯罪 |
Time:2021-01-25 |
|
最高法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
消息来源:最高人民法院2021年2月4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21〕1号,以下简称《新刑诉法解释》)的有关情况如下: 一、《新刑诉法解释》的制定背景 2018年10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修改决定》),自2018年10月26日起施行。这是继1996年和2012 |
Time:2021-02-27 |
|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文书释法说理的指导意见》 |
消息来源:最高人民法院2021年2月18日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 《关于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文书释法说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法〔2021〕2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 现将《关于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文书释法说理的指导意见》予以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有问题,请及时层报最高人民法院 |
Time:2021-02-27 |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 的实施意见》 |
消息来源:最高人民法院2021年2月25日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 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正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审判职能作用,依法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促进资源合理高效利用,推动长江流域绿色发展,结合人民法院工作实际,制定如下实施 |
Time:2021-02-27 |
|
共有 5,194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347 页 当前第 6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