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赵银翠:行政过程中的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作者:赵银翠(山西大学法学院) 来源:《法学家》2009年第3期 一、论文的研究背景 社会资源的稀缺性以及作为社会主体之人的理性有限与德性不足导致了人类社会纠纷不断。纠纷的产生意味着主体间利益的冲突与社会秩序的破坏,为了解决利益冲突,恢复社会秩序,避免有限的社会资源在无尽的冲突中被消耗,人类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诸种纠纷解决机制,形成了以司法为核心、包括公力救济、私力救济和社会救济在内的多元
Time:2009-09-21

李炳烁:新权威主义、立宪政体与东亚法治转型
作者:李炳烁(江苏大学法学院) 来源:《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2期 【摘要】:20世纪70年代东亚国家的新权威主义政体在政治集权、经济自由、开放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实现了经济飞跃和社会发展。虽然新权威主义政体并不排斥民主和法治,且宪法均获得了名义上的权威,但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私定的优先战略,东亚国家政治结构呈现出民主工具主义和“国家主义法治”的症状。在20世纪末期的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中,东亚各国
Time:2009-06-22

于立深:论政府的信息形成权及当事人义务
作者:于立深(吉林大学法学院) 来源:《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2期 【摘要】:在政府信息公开问题背后,隐藏着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政府信息的来源和收集。政府具有信息形成权,其合法性基础在于正确行政决策和信用社会建构以及政府保护私人权利和公共利益之管制权的有效运用的需要。政府具有自主形成信息的权力,也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强制性信息申报请求权、信息强制保留请求权、信息强制披露请求权、信息调查
Time:2009-06-22

王世涛:从统合走向制衡——中国宪政体制的萌芽必由之路
作者:王世涛(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 来源:《政治与法律》2009年第3期 【摘要】: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表明中国经济领域的一次重大思想解放,制衡型宪政体制的建构将是中国政治领域的一次重大思想解放。因为,与市场经济一样,分权制衡既不姓资也不姓社,其是人类政治实践不断试错的最终结论,是东西方政治文明的共同财富。中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呼唤制衡型宪政体制,中国的法治建设和腐败治理也必然选择制衡型宪政
Time:2009-06-27

姬亚平:论行政诉讼审查标准之完善
作者:姬亚平(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 来源:《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摘要】:行政诉讼审查标准是人民法院针对被诉的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判断并作出裁判时所应遵循的标准,是人民法院裁判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和合理性所依据的尺度。我国现行的行政诉讼审查标准存在明显的缺陷:不分问题的性质,都采取了统一的严格的标准;以合法性审查为基本原则,以合理性审查为例外;程序审查中仅以法定程序为准,不考
Time:2009-07-01

韩志红、付大学:地方政府之间合作的制度化协调——区域政府的法治化路径
作者:韩志红(天津师范大学法学院)、付大学( 天津职业大学) 来源:《北方法学》2009年第2期 【摘要】:为了解决跨地区性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和跨地区性公共事务治理失灵等问题,需要建立地方政府制度化协调模式,即成立区域政府。与地方政府相比,区域政府在其属性、设立、功能、权力来源、经费来源、组织机构等方面具有特殊性,在解决跨区域问题方面有其优越性。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区域政府,要在借鉴其他国家先进
Time:2009-07-07

代正群:我国应急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研究
作者:代正群(湖南文理学院法学院) 来源:《政法论坛》2009年第3期 【摘要】:应急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制度是突发事态下行政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必要保障。由于立法相对滞后,我国应急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制度并不明朗。针对制度缺漏,提出了应急行政行为司法审查的部分规则:扩大应急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制度的受案范围,将应急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到受案范围之中;根据应急的现实需要与应急行政行为涉及的相对人权益性质
Time:2009-08-03

王克稳:论国有资产的不同性质与制度创设
作者:王克稳(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来源:《行政法学研究》2009年第1期 【摘要】:任何国家都存在着数量不等、规模各异、所有权属于国家的资产,即国有资产。但是,国有资产所承担的社会职能和发挥的功用并不完全相同。法律上之所以将国有资产划分为公产与私产,是因为两类国有资产在取得、占有、使用、处分、管理、保护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不同,需要不同的制度安排。我国是国有资产庞大的国家,对国有资产的不同
Time:2009-05-20

张步峰、熊文钊:行政法视野下的不动产物权登记行为
作者:张步峰(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熊文钊(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 来源:《行政法学研究》2009年第1期 【摘要】:不动产物权登记行为在性质上是一种公法行为而非私法行为,准确地说是行政行为。不动产物权登记行为在行政行为的类型上属于准法律行为的行政登记行为。作为准法律行为的不动产物权登记并不能直接产生私法效果,需要在已经形成的私法关系基础之上结合登记行为才能产生私法效果,但能直接产生公法效果。对于
Time:2009-05-22

张红: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评估与前瞻
作者:张红(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来源:《行政法学研究》2009年第1期 【摘要】: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是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的载体。通过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行政机关的名称、机构设置、执法主体资格、机构精简、执法人员等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这一制度虽然发挥了一些作用,但质疑之声一直存在着,实践中也有诸多问题。有必要肯定这一制度的合法性,明确其发展方向,通过立法明确其法律地位,健全
Time:2009-05-24

邓刚宏:论行政公告行为的司法救济
作者:邓刚宏(武汉大学法学院) 来源:《行政法学研究》2009年第1期 【摘要】:行政公告行为不同于传统的行政行为类型化讨论中的行政行为,它是以告知方式的公开普遍性为标准分类的行政行为,具有主体的职权性、性质的多样性、方式的公开性三个特征。行政公告的法律性质具有不同表现形态。在目前的立法框架下,性质上为具体行政行为的公告应该可以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行政事实行为状态的公告如果对相对人的权利有影响
Time:2009-05-30

王丽瑛、呼和:再议交通事故认定行为的法律性质
作者:王丽瑛(中国刑警学院法律部)、呼和(内蒙古通辽市交警支队) 来源:《行政法学研究》2009年第1期 【摘要】:对于交警部门在履行处理交通事故职责中作出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究竟为何属性,众说纷纭,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当交通事故认定出现偏差时,可否司法审查进而有效地维护交通事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监督交警部门依法履行职责,正确处理交通事故的问题。根据交通事故处理法律、法规的规定,交通事故认定行为
Time:2009-06-01

郑琦:基层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具体行政行为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杭州市为实...
作者:郑琦(杭州市人民政府) 来源:《行政法学研究》2009年第1期 【摘要】:非诉行政执行是具体行为强制执行的主要方式,以杭州市为实证,从该市非诉行政执行在行政强制执行和法院执行案件中所占的比重,分析其所面临的影响行政效率、客观妨碍具体行政行为执行、固有的程序缺陷影响非诉行政执行结果、法院执行难及拒受部分非诉行政执行案件和行政机关干预法院执行等问题,提出立法由法院委托行政机关代为执行或由
Time:2009-06-03

王振清:试论行政诉讼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职能作用
作者:王振清(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来源:《行政法学研究》2009年第1期 【摘要】: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存在大量行政纠纷,行政诉讼具有促进社会和谐的多项功能。当前行政诉讼在化解行政纠纷、促进社会和谐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充分发挥行政诉讼在化解行政纠纷、促进社会和谐中的职能作用。 【关键词】:行政纠纷  功能  困难  行政诉讼 一、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行政纠纷 和谐
Time:2009-06-08

程行仑:试论立法中省级政府法定职权的设置——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引发的思考
作者:程行仑(北京市人民政府) 来源:《行政法学研究》2009年第1期 【摘要】:在行政立法当中,合理设置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的法定职权,是提高立法质量的起码要求。当前立法中省级政府法定职权的设置存在如下问题:具体行政执法职权设置过多;职权界定不清;缺乏可操作性。立法工作应采取如下措施:避免在立法中赋予省级政府具体行政执法职权;对给省级政府设定的行政处罚权的法律、法规、规章进行清理;对确有必要
Time:2009-06-10

共有 5,194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347 页   当前第 5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