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周加亮 :美国法官助理制度简介
作者:周加亮 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人民法院 文章来源: 中国法院网 2006-05-18 美国联邦法院每一位法官都配有法官助理(Law Clerks)。传统的法官助理都是著名法学院的优秀毕业生,他们在法官的督导下工作,协助法官进行法律研究,起草法律文书以及其他与案件准备和案件管理有关的工作。1882年,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霍勒斯·格雷在联邦法院历史上首次雇用了法官助理。格雷大法官认为,让一名年青睿智
Time:2006-08-12

丁海洋:诉讼案件操作规程
作者:丁海洋 文章来源:北大法律信息网 【关键词】诉讼案件 操作规程 一 、接待咨询。 接待咨询需要注意的问题: 1 、认真听当事人叙述案情,然后阅读其提供的必要材料; 2 、如遇当事人废话连篇,可引导其沿着正常思路叙述; 3 、关掉手机,或调到震动;如有特殊情况必须接听电话时,需对当事人解释清楚并赔礼道歉; 4 、即使问题很小,也不能表现出不耐烦或者漠不关心; 5 、在办公场所接待当事人时不宜
Time:2006-08-14

宋朝武:证明责任倒置新论
作者:宋朝武(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来源:《法律与医学杂志》第2008-1,2期    【内容提要】本文阐明证明责任倒置是大陆法系特有的概念;继而阐明证明责任倒置与民法中严格责任密切相关,需要民事实体法和民事诉讼法共同协作;证明责任倒置是为了充分保护受害者而设立,应具有相应的广度;证明责任倒置问题也需要辨证考量,也需要充分关注证明责任倒置中的程序保障问题。 【关键词】证明责任 倒置
Time:2008-09-22

熊跃敏:民事诉讼中法院的法律观点指出义务:法理、规则与判例——以德国民事诉讼为中心的考察
【英文篇名】 Court s Obligation of Pointing out the Legal Viewpoints in Civil Litigations 【作者中文名】 熊跃敏;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献出处】 中国法学, 2008年 04期  【关键词】 法律观点; 指出义务; 实体性诉讼指挥; 突袭性裁判; 【摘要】 大陆法系各国的民事诉讼将
Time:2008-09-23

汤维建:论民事诉讼法修改的指导理念
作者:汤维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内容提要】我国当前进行的民事诉讼法修订是一项极其艰难的系统的法制建设工程,用以指导民事诉讼法修改的理念在建设过程中最为关键。指导我国民事诉讼法修改主要的理念范畴应该有:程序本位主义理念,程序主体自治性理念,程序契约化理念以及程序协同主义理念。 【关键词】民事诉讼法修订 程序本位主义理念 程序主体自治性理念 程序契约化理念 程序协同主义
Time:2008-09-24

王文清:民事再审程序中的撤诉权探析
作者:王文清(江苏省铜山县人民法院) 文章来源:中国法院网 发布时间:2008-09-26 11:24:15        [内容摘要]审判监督程序即再审程序,它是指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或调解,发现确有错误进行再次审理的程序。再审程序,在纠错和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方面的确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如果再审程序中当事人欲撤回再审之诉,法院应否准许?由于法无明文规定,导致实践中做法不一,笔者就再
Time:2008-09-26

周成泓:论民事诉讼中的摸索证明
作者:周成泓(广东商学院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 文章来源:《法律科学》 第2008-4期  第 142 页   【内容提要】摸索证明的基本含义是指证据声请以获取相关信息为目的。根据古典辩论主义,摸索证明应予禁止。但在修正辩论主义下,对其不应一概予以否定,而应综合考虑对辩论主义所做各种修正,即真实、完全义务、具体化义务、诉讼促进义务和诉讼经济、诚信原则和防止滥用诉讼权利等,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判断
Time:2008-09-27

龙云辉、段文波:略论证明责任与主张责任的相互关系
【作者中文名】 龙云辉; 段文波;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法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 博士研究生、中豪律师集团事务所律师; 教师、法学博士; 【文献出处】 法学评论, 2008年 03期  【摘要】 要件事实乃证明责任与主张责任的对象事实。然而对于要件事实概念的理解不同,则可能引致证明、主张责任的分配也随之不同。明晰证明责任与主张责任的关系,站在裁判规范也即民法的基础上确定两者共同的分配基准则是我国
Time:2008-10-06

徐鹏:论冲突规范的任意性适用——以民事诉讼程序为视角
【英文篇名】 Voluntary Application of Conflict Rules: In Perspective of Civil Procedures 【作者中文名】 徐鹏; 【作者英文名】 XU Peng(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Chongqing 401120; China); 【作者单位】 西南
Time:2008-10-07

郑世保:大陆法系附带上诉制度研究——兼论我国附带上诉合法要件的构建
作者:郑世保(郑州轻工业学院法政系讲师,西南政法大学诉讼法专业博士生) 文章来源:《现代法学》 第2008-4期 【内容提要】附带上诉具有依附性、当事人诉讼地位的双重性、目的上的对抗性、不服范围的惟一性、审理上的合并性共5个特征。关于附带上诉的本质,有非上诉说与上诉说两种学说。附带上诉制度具有平衡当事人双方诉讼程序利益,实现当事人双方攻防机会平等;打消好讼当事人的侥幸心理,便于息讼等多项价值功能
Time:2008-10-13

陈桂明 刘萍:民事诉讼中的程序滥用及其法律规制
作者:陈桂明 刘萍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南开大学法学院; 文章来源:《法学》 第2007-10期 【内容提要】民事诉讼中的程序滥用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司法现象,由于其表现形式复杂多样,如何进行有效规制成为一道难题。民事诉讼立法上缺少约束性的规定致使司法实践中几乎束手无策。考察程序滥用的发生机理,并以此作为规制程序滥用行为的理论基点,对程序滥用的发生、类型、主体、识别标准及规制措施
Time:2008-10-14

吴丹红:《证据法》的躁动与难产
作者: 吴丹红 北京大学博士后 文章来源:原载于《检察日报》 2006年2月13日 转载于中国民商法律网 其实从2000年开始,证据立法的问题就已经被学者提到台面上了。《刑事诉讼法》中那简单的8条规定,和《民事诉讼法》中12条规定,在立法精细化的今天,显然有点捉襟见肘了。2001年出台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及2002年《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着实让学界振奋了一下。当学者们
Time:2006-07-17

王利明:对司法的民主监督
作者:王利明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法学院院长 文章来源:原载于王利明:《司法改革研究》(修订版)第四章第三节 转载于中国民商法律网 2006-7-13 一、司法的内部民主 司法的民主性首先体现在司法内部的民主方面,这种民主性表现在司法的程序应当民主,从而努力实现程序的公正,程序的民主性具体表现在, 第一,通过改革原有的审判方式,而实现程序的民主。有一些学者认为,“人类司法民主的实际过程也就
Time:2006-07-19

徐昕:《英国民事诉讼规则》之Practice Direction,第43章C 有关诉讼费用的诉讼指引草案(2000...
作者:徐昕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 文章来源:转载于中国民商法律网 2006-6-27 本部分诉讼指引补充《民事诉讼规则》第43章至第48章。 第18节 诉讼参加人行为不当时法院之权力:《民事诉讼规则》第44.14条 18.1法院在根据《民事诉讼规则》第44.14条作出命令时,须给予有关当事人或其诉讼代理人以合理的出庭机会,以说明为何不应作出如此命令之理由。 18.2在引起诉讼费用评定的程序前或程序
Time:2006-07-21

张伟和:瑞典的群体诉讼规则
作者:张伟和 文章来源:人民法院报 瑞典虽然只是北欧的小国,但经济却非常发达。瑞典在一战、二战中均是中立国,未受到战争的创伤,因此社会发展一直很平稳。但是,随着工业文明和现代科技的发展,瑞典也出现了很多如医疗药品纠纷、环境污染纠纷和消费者权益纠纷等大众侵权型案件。为了有效处理这种现代型纠纷,瑞典也仔细研究了很多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对群体型诉讼方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察与修订。 1991年6月,瑞典
Time:2006-07-25

共有 5,183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346 页   当前第 4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