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 王重阳:弃权票与民事证明责任问题 |
| 作者: 王重阳 文章来源:发表于《法治论坛》2006年第2期,转载于北大法律信息网 2006年7月13日 【关键词】弃权票 民事证明责任 法学随笔 弃权票和民事证明责任本来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 弃权票属于议事规则的内容。在做出决策或通过决议等的表决程序中,议事规则通常会做出这样的规定:“决议由出席大会的代表(或全体代表)过半数通过。表决时,代表对于提交大会的议案,可以投赞成票,可以投 |
| Time:2006-07-15 |
| |
| 宋云锋:浅析股东代表诉讼的诉讼原则和赔偿责任范围 |
| 作者:宋云锋 文章来源:北大法律信息网 2006年5月21日 【摘要】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公司法》引入了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在完善公司治理的国际潮流中迈出了一大步。但是,《公司法》对于股东代表诉讼的规定仍显得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并且没有相关案例的支撑,使得该制度尚未发挥其应有的积极意义。本文拟从代表诉讼的诉讼原则以及赔偿责任范围出发,提出制度建设的改进之道。 【关键词】股东代表诉讼 |
| Time:2006-05-21 |
| |
| 胡利明:自由裁量合理性研究 |
| 作者:胡利明 文章来源:中国民商法律网 2006-5-23 【内容摘要】建立于人性的善恶基础上的自由裁量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积极作用,但其本身的缺陷都不能为其本身所克服并会导致权力腐败。值此,寻求自由裁量控制对自由裁量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并不能真正地控制它的发生反而会导致更多的自由裁量。同时,对自由裁量控制进行再控制也无法控制自由裁量。总之,自由裁量无法实现终极形态的公平与正义。 【关键词 |
| Time:2006-05-23 |
| |
| 刘品新:确定交通事故认定书证据形式实无必要 |
| 作者:刘品新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 文章来源:法大民商经济法律网2006-5-22 交通事故认定书是交通部门或交通警察根据交通肇事现场的各种痕迹物证等证据得出的一种认识或结论,而不是证据本身。法官借助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案件事实是一种司法认知活动,法官可以根据交通事故认定书直接进行裁判,无需当事人举证。 在司法实践中,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是否属于鉴定结论存在不同的意见:有观点认为 |
| Time:2006-05-28 |
| |
| 杜焕芳:试析涉外民商事审判中的法律选择方法 |
| 作者:杜焕芳 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讲师 文章来源:法大民商经济法律网 2006-5-22 实证分析或案例分析应当成为研究我国国际私法的一项重要方法。这是因为法学首先是一门实践科学,它只能来源于实践,并且进一步去指导实践。就法律的发展史来看,任何一项行为规则都不是从某种先验的理性或纯逻辑学中产生出来的,而只能是在各种社会力量的折冲和社会生活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国际私法的各项规则和原则的产生 |
| Time:2006-05-28 |
| |
| 霍海红: 证据意识何为? |
| 作者:霍海红 文章来源:北大法律信息网2006年5月31日 原载《清华法治论衡》第8辑,高鸿钧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 【关键词】证据意识 所谓证据意识,即“人们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对证据作用和价值的一种觉醒和知晓的心理状态,是人们在面对纠纷或处理争议时重视证据并自觉运用证据的心理觉悟”[1]。常听人说:中国人缺乏证据意识。作出中国人缺乏证据意识的判断固然有以现代标准去衡量传统之嫌 |
| Time:2006-05-31 |
| |
| 杨彪:破产管理人民事责任制度研究(2) |
| 作者:杨彪 广东高级人民法院法官 文章来源:法大民商经济法律网2006-6-3 四、破产管理人承担民事责任制度的法律建构 (一)民事义务的承担 1.民事义务产生的渊源 法官在对破产管理人的行为进行司法审查时,须在一定的法律渊源中寻找对破产管理人强加民事义务的依据,这样有助于确保法官裁判的正当性。一般而言,破产管理人民事义务产生的渊源有: (1)制定法 制定法是破产管理人民事义务产生最重要的渊源 |
| Time:2006-06-04 |
| |
| 王国勇:论中国古代法律监督制度 |
| 作者:王国勇 江西省井冈山市人民法院 文章来源:中国法院网 2006-06-02 [内容提要]:本文分析了中国古代法律监督产生的背景,阐述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的法律监督制度的概况。并论述了中国古代法律监督制度的特点,指出了其发展规律,整理出了古代法律监督的发展线路。 [关键词]:中国古代 法律监督概况 特点 规律 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五千文明,有丰富的法律文化。作为 |
| Time:2006-06-05 |
| |
| 王利明:审判方式改革中的民事证据立法问题探讨(2) |
| 作者:王利明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导、院长 文章来源:法大民商经济法律网 2006-6-8 六、必须建立证人出庭作证的制度 证人证言是我国民诉法所规定的一种证据形式。也是民事诉讼中经常采用的证据形式。而所谓证人证言,是指根据法院的传唤而出庭作证的证人在法庭上所作的能够证明案件情况的口头陈述。换言之,只有当证人在法庭上所作的能够证明案件情况的口头陈述,并经法庭当庭笔录固定后才能被确认为证人 |
| Time:2006-06-08 |
| |
| 王怡:司法与大陆宪政转型(一)主权者的自我约束 |
| 作者:王怡 文章来源:北大法律信息网 2006年6月14日 【关键词】主权者 在先约束 你们施行审判,不可行不义,不可偏护穷人,也不可看重有势力的人。只要按着公义审判你的邻舍。 ——《旧约·利未记》第19章 罗马人与英国人都坚持同一个理念,法律是有待于发现的东西,而不是可以制定颁布的东西。社会中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强大到可以将自己的意志等同于国家之法律。 ——布鲁诺·莱奥尼《自由与法律》[1 |
| Time:2006-06-14 |
| |
| 滕威:作为非正式法源的民意与司法裁判 |
| 作者:滕 威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人民法院 发布时间:中国法院网 2006-06-15 由于司法是以法律规则为标准的对人的行为的判断,所以,一般情况下,依据规范性的法律进行思维是法官正当的思维方式。但鉴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立法的滞后性、局限性以及不完备性等因素,使得法官对社会冲突的解决,往往存在着规范性法律的适用效果与社会共同认知之间的不和谐,其直接关系到社会秩序的稳定。因此,要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 |
| Time:2006-06-17 |
| |
| 魏彬伟:香港民事审前程序之启示 |
| 作者:魏彬伟 西北政法学院诉讼法学研究生 文章来源:北大法律信息网 2006年6月26日 【摘要】庭审形式化使得当前的民事审判流于形式而备受诟病,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势在必行,但司法实践启迪我们,如果我们仅仅只局限于庭审的改革而忽视与之相配套的相应的审前程序制度的构建,那么改革终究事倍功半。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移植和汲取香港地区成熟的民事审前程序立法理念和制度为我所用成为改革的捷径。 【关键词】状书 |
| Time:2006-06-26 |
| |
| 江平:公有、公用、公投与公益诉讼 |
| 作者:江平 文章来源:法大民商经济法律网 2005-12-23 关键字:公益诉讼 关于于动物园拆迁的问题,我只从报纸上看到了一些,有些情况也不是很了解。刚才法律界的几位朋友说了,对我也很有启发。我觉得这里面涉及到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公共财产这个概念应该说在我们国家的法律里面并不是特别常识,民法里面对于财产权的性质来说,并不是一个特别的分类,公共财产所有权,这也可能说是不足。因为我们通通都把它 |
| Time:2005-12-26 |
| |
| 夏敏:“法官判后答疑制度”之弊害 |
| 作者:夏敏 文章来源:北大法律信息网 2005年12月31日 【关键词】中立 法官 权威 在今年的全国法院立案审判工作座谈会上,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今后各级人民法院要大力推行法官判后答疑制度,即案件宣判后,当事人对裁判有异议、疑问来访的,由原承办法官对裁判有关程序适用、证据认定、裁判理由等向当事人解释、说明;当事人申诉、申请再审的,由原承办法官与立案法官共同进行接访。推行者在考察了一些地方法院 |
| Time:2005-12-31 |
| |
| 张卫平:司法公正与真相揭示 |
| 张卫平:司法公正与真相揭示作者:张卫平(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前不久体育界爆出了著名长跑运动员孙英杰服用兴奋剂的事件,引起了体育界以及社会的极大震动,而最近,五大连池市法院关于孙英杰诉被告于海江名誉侵权案的判决又引起了 社会上普遍关注,成为兴奋剂事件的后续事件。人们对该法院这一裁判舆论纷纷,引发了各种猜测。 舆论对此反映不一,有的认为,法院的判决还了孙英杰一个清白,孙英杰被他人陷害的事实已经 |
| Time:2005-12-31 |
| |
| 共有 5,195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347 页 当前第 4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