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占善刚:民事公益诉讼撤诉的容许性
作者:占善刚 武汉大学法学院  教授 来源:《法律科学》2025年第4期 目次 一、我国民事公益诉讼撤诉容许性之缕析 二、“当事人有违反法律的行为需要依法处理”在民事公益诉讼中欠缺适用空间 三、“诉讼请求全部实现”不应作为民事公益诉讼撤诉的容许性事由 四、应立足于民事公益诉讼的本质考量撤诉的容许性 结语 摘  要:民事公益诉讼乃是针对“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提起的诉讼。原告虽对作为审判对象
Time:2025-10-10

朱禹臣:诉权处分合同的程序法效果及其司法审查
*作者:朱禹臣,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 *本文原载《法学研究》2025年第5期第209-224页。 *转自《法学研究》公众号 内容提要:诉权处分合同的程序法效果并非对民事诉讼法上诉权或宪法上诉讼权的处分,而是在案件受理后、实体审理前,经当事人主动提出而排除法院对该诉的实体审理,故可认为其创设了程序法上的妨诉抗辩权。在实体义务有效且设计妨诉抗辩的意思真实自愿的前提下,法院通过对抗辩效力
Time:2025-11-02

张卫平:我国民事诉讼法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框架分析
作者:张卫平 烟台大学 教授 来源:《法律科学》2025年第5期 目次 一、问题的提出 二、民法学知识体系对自主民事诉讼法学知识体系建构的影响 三、法律体制对民事诉讼法自主性知识体系建构的影响 四、纠纷解决传统对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知识体系自主建构的影响 五、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对民事诉讼法学知识体系自主性建构的影响 六、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知识体系建构中应注意的事项 七、结语 摘  要:建构具有中国自主性
Time:2025-10-15

褚福民:大数据证据的鉴定意见化问题研究
【副标题】以金析为证为例的分析 【作者】褚福民(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教授) 【来源】《法学杂志》2025年第5期 “探索与争鸣” 内容提要: 按照公安机关开展的金析为证改革,大数据证据在诉讼过程中以鉴定意见的方式呈现,按照鉴定意见的规则进行审查、质证,相关的分析技术、程序适用鉴定活动的相关规则,由此提炼出大数据证据的鉴定意见化问题。大数据证据的鉴定意见化具有
Time:2025-10-20

王燃:论大数据证据的多元关联性
作者:王燃,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副教授。 来源:《法制与社会发展》2025年第5期(第191-206页)。 摘 要 司法证明领域的通常观点认为,大数据证据的相关关系与传统证据的关联性存在冲突。实际上,传统证据的关联性兼具物理载体的接触性和证据事实的因果性;而大数据证据则具有因果关系与相关关系的双重属性。在“证据事实→待证事实”阶段,大数据证据与传统证据同样遵循因果逻辑;但在“证据载体→证据
Time:2025-11-02

共有 5,195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347 页   当前第 34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