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戴锐:民事诉权学说探析
作者:戴锐  北京大学法学院  博士研究生  文章来源:《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关键词: 诉权/诉权学说/诉讼要件/诉讼审理 内容提要: 在民事诉权诸学说中,权利保护请求权说和纠纷解决请求权说由于强调各自的诉权要件,因此克服了抽象诉权说过于笼统、内容空洞的缺陷。但是其必然会导致对诉权本身的审查成为诉讼程序的内容,诉权成为程序内的诉权的结果,从而丧失了解释缘何可以开启诉讼的问题
Time:2009-01-21

孙立军:民事虚假诉讼的分析与思考
作者:孙立军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法院 文章来源: 中国法院网  发布时间: 2009-01-23 10:55:10   虚假诉讼,亦称诉讼欺诈,其与平时所谈论的一般的诈骗他人财产的行为有所不同,在许多情况下,诉讼欺诈只是表现为一种规避法律的行为,也就是说,钻法律程序的空子。而且这种空子又不明显违背法律,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只是一个道德伦理问题而非法律问题,同时,对这一行为的法律规避
Time:2009-01-23

俞其林 沈建新:试论民事执行程序的检察监督
作者:俞其林 沈建新 文章来源:《河北法学》2008年第10期 关键词: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构建 内容提要: 民事诉讼法修正案于2008年4月1日正式生效实施,此次修改中变动最大的要数审判监督程序和强制执行程序两大部分。但从修改的内容和民事执行中现存的问题来看,强制执行的修改依然无法解决现存的一些问题。针对现存的“执行乱、执行难”问题,民诉法仍没有提供很好的对策。确立民事执行程序的检察监督
Time:2008-12-13

姜启波:诉讼多元化与中国特色审前程序
作者:姜启波  最高人民法院  法官 文章来源:《人民法院报》2008年8月7日第005版   民事审前程序理当成为人们高度关注、认真思考研究的问题,因为它是当下为数不多、关乎法院审判全局的重点问题之一,解决这一问题有望开启我国司法审判光明未来之门。 当前,我国法院审判工作的突出问题反映了大致相同的原因,焦点汇集于同一个审判领域,即民商事案件审判。具体而言,“人案矛盾”导致的“资源紧张”起因于
Time:2008-12-15

第荣海 陈坚:浅谈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现状及完善
作者:第荣海 陈坚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都市人民法院 文章来源: 中国法院网 发布时间: 2008-12-16 16:43:05   一、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概念及其源起   民事诉讼调解,是指诉讼过程中,在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并达成协议,以解决民事争议的活动和结案方式。我国《民事诉讼法》第9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
Time:2008-12-17

邓思清:公益诉讼制度的程序构想
作者:邓思清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 文章来源:《当代法学》2008年2期  关键词: 公益诉讼/公益诉讼制度/程序 内容提要: 在我国,危害公共利益的行为日益突出,为了有效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我国有必要建立公益诉讼制度。建立公益诉讼制度的关键是如何构建其具体程序规则,即必须针对公益诉讼的特殊性,妥善解决公益诉讼的诉前程序、诉讼时效、法院管辖及审判组织、举证责任和调解等特殊程序
Time:2008-12-19

叶青 韩东成:民事陷阱取证之再探讨——兼论北大方正诉高术软件侵权案的取证方式
作者:叶青,华东政法大学;韩东成,华东政法大学 文章来源:北大法律信息网 【摘要】   北大方正公司、红楼研究所与高术天力公司、高术公司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纠纷案可谓一波三折,案件争议的焦点之一是被一审法院称为“陷阱取证”的取证方式。民事陷阱取证具有合理性、合法性,在运用民事陷阱取证时,应注意要遵守合法性、必要性原则;恰当把握民事陷阱取证的实质性要件;强化民事陷阱取证的程序保障;赋予被取证人救济
Time:2008-12-21

王梓臣:范式转换:从审判到调解
作者:王梓臣(山东省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 文章来源:北大法律信息网 “范式”一词来自希腊文,含有“共同显示”之义,由此引出模式、模型、范例等义。该词词源久远,在不同时代,在不同领域,词义多有流变。美国社会学家托马斯·库恩使其获得了社会学的含义,变成了“一个特定社团的成员共同接受的信仰、公认的价值和技术的总和” 。法国学者埃德加·莫兰认为,个人根据文化铭刻在自己身上的范式来认识、思考和行动。它指导
Time:2008-12-23

王学棉:论推定与证明责任的关系
作者:王学棉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法政系副教授 文章来源:法大民商经济法律网 关键词: 推定/证明责任/关系 内容提要: 推定与证明责任都是法律中的重要制度。但学术界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莫衷一是。本文从三个角度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推定是不是证明责任的前提、推定能不能影响证明责任的分配、推定能不能转移证明责任。本文认为推定并不是证明责任存在的前提,推定能够影响证明责任的分配,推定能不能转移证明责任
Time:2008-12-27

石亚玲:浅谈民谚在民事审判工作中妙用
作者:石亚玲 黑龙江省北安市人民法院 文章来源:中国法律信息网 近年来,随着法治建设发展,法律在调整社会关系中作用日益突出,广大民众的法律意识也普遍增强,然而,民俗由于自身所具有的传统性和作用力,仍对转型期的当今年社会产生着深厚影响。所谓民谚,就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谚语。它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通俗易懂并相对较为固定的民间艺术语句,是对民间日常生产生活经验的规律性总结,是民众集体智慧的结晶
Time:2008-12-28

蔡鸣春 张艳玲:放弃民事上诉权之约定的法律效力
作者:蔡鸣春 张艳玲   文章来源:北大法律信息网 关键词: 上诉权/约定/效力 内容提要: 当事人之间关于放弃上诉权的约定具有怎样的法律效力,学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无论从上诉权的性质上看还是从上诉的目的来分析,或者从诉讼成本的角度进行考量都应当确认放弃上诉权之约定的有效性。当然,这种有效性要以一定的条件为前提,主要包括双方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一方具有上诉权、以明确的方式表示三个方面
Time:2008-12-29

黄进 李庆明:诉权的行使与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
作者:黄进 武汉大学  教授 , 李庆明   文章来源:《政治与法律》2007年第1期 关键词: 诉权的行使/送达/管辖权/管辖权的冲突/管辖豁免/国家行为 内容提要: 诉权虽然是当事人的基本权利,但当事人应合法行使诉权,不应滥用。对于目前当事人滥用诉权增加的情形,有必要予以规制。诉权的行使与送达、管辖权的冲突、管辖豁免等密切相关。目前,除了当事人不要滥用诉权以外,各国法院也要从国际法的原则规则
Time:2008-12-31

余深:试述民事诉讼模式二元制之必要性
作者: 余深(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县人民法院) 来源: 中国法院网 发布时间: 2008-10-24 16:11:08   [内容摘要]近年来学术界对民事诉讼模式的主流观点是奉行以辩论主义为核心的当事人主义,2002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初步确立了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当事人主义就意味着当事人要对自己的利益负有实现的负担,即 “诉讼负担” 。然而在农村,农民当事人
Time:2008-11-24

蒙庆:浅谈民事诉讼中的管辖权异议问题
作者:蒙庆(作者单位:江西省石城县人民法院) 来源: 中国法院网 发布时间: 2008-11-12 11:12:38   [内容摘要]管辖作为民事诉讼制度的肇始环节,不仅是迈向实体正义的第一步,也是实现程序正义的第一步。由于管辖制度本身的复杂性、当事人认识的局限性、法官业务水平的限制,以及当前地方保护主义思想的影响,在民事诉讼实务中难免会出现法院受理本无管辖权的案件之情形。因此,为了对法院行使
Time:2008-11-25

孔庆民:浅谈民事诉讼级别管辖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作者:孔庆民 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城市人民法院 来源: 中国法院网 发布时间: 2008-11-27 10:06:08  论文提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交往越来越频繁,各种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我国民事诉讼法中有关级别管辖方面存在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本文就一审案件管辖权、级别管辖的确定标准、级别管辖权的下放性转移和级别管辖权的异议权等制度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进行阐述,并对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这些问题提出一些
Time:2008-11-27

共有 5,195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347 页   当前第 5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