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高东旭:“领事裁判权”的起源及释义
作者:高东旭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文章来源:中国法院网2005-11-30 从18世纪上半叶开始,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陆续完成工业革命,并逐渐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推动下,各国的生产力极大提高,以至于国内的市场和原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于资本扩张的要求,因此,积极寻求海外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拓展海外贸易,成为各国的当务之急。与此同时,古老的东方,尤其是像中国这样
Time:2005-12-31

李晓梅:试论民事案件中司法认知的扩张
作者:李晓梅 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人民法院 文章来源:中国法院网 2006-04-27 [论文概要] 司法认知是司法能力的一种体现,可称为“不证自明”,是一种特殊的审判上的查明方式,是法官“自由心证”和“自由裁量权”的延伸。司法认知不仅是法官的一种基本业务素质,更应该成为法官在审判实践中的一项基本义务。目前,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对一些虽涉及某专业知识,但实际已广为人知的显著事实不敢贸然认知
Time:2006-04-27

王俊:谈谈司法鉴定人的准入
作者:王俊 湖北省宜昌市司法局 发布时间:中国法院网 2006-04-30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与《司法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司法部令第95号)、《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司法部令第96号)均已经公布并施行。这是我国司法鉴定事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意味着我国在司法鉴定制度的社会化、统一化和专业化方面有了重大发展,司法鉴定管理正逐步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Time:2006-05-05

徐昕:英国民事诉讼概论
作者:徐昕 文章来源:中国民商法律网 2006-4-26 第一章 英国民事诉讼概论 一、英国民事诉讼概述 (一)英国民事诉讼法发展简史 1066年,诺曼人威廉公爵征服了不列颠岛上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加冕为王,称威廉一世(1027-1087)。诺曼征服前英国虽有法院,但法院适用的是当地习惯法,尚无适用整个英国的普通法。并且,英国当时的审判权不统一,各地法院依自已的规则和习惯来审判案件。诺曼征服后
Time:2006-05-07

汤维建:公证权的性质
作者:汤维建 文章来源:中国民商法律网 2006-5-11 中文摘要:公证权长期以来依附于国家行政权,公证活动也习惯地被视为行政活动,这种对公证权的认识和界定,妨碍了公证制度的健康发展,制约了公证职能的有效发挥。本文认为,从刚刚颁行的《公证法》来看,公证权的独立性日益明显化。公证权的独立性要求公证权从行政权和司法权等其他各种国家权力中分化出来,并在此基础上,按照其固有的属性和所负载的功能,在制度
Time:2006-05-14

扶建华 瞿春楠:中国:寻找司法公正的“丝绸之路”
作者:扶建华 瞿春楠 四川省古蔺县人民法院 文章来源:中国法院网 2006-05-11 司法公正是法院工作的灵魂和核心。司法不公会损害法律的权威和法制的统一,败坏人民法院的形象,最终使人民群众对法治失去信心。司法腐败是司法不公的根源之一。本文拟就我国司法公正的现实问题和前景进行尝试性的探索,以求引起社会公众对司法公正问题的更进一步关注。 一、司法公正具有双层涵义: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 任何社会冲突
Time:2006-05-18

周加亮:美国法官助理制度简介
作者:周加亮 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人民法院 文章来源:中国法院网 2006-05-18 美国联邦法院每一位法官都配有法官助理(Law Clerks)。传统的法官助理都是著名法学院的优秀毕业生,他们在法官的督导下工作,协助法官进行法律研究,起草法律文书以及其他与案件准备和案件管理有关的工作。1882年,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霍勒斯·格雷在联邦法院历史上首次雇用了法官助理。格雷大法官认为,让一名年青睿智
Time:2006-05-18

陈雷:对我国现行民事裁判执行体制的批判观点及改革思路的点滴置疑
Some Critiques on Critiques of Chinese Civil Judgment Execution System and Its Reform 作者:陈雷 文章来源:北大法律信息网11月20日 我国民事裁判的执行体制存在明显的弊端,已是不争的事实。特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速发展的今天,这种弊端所引起的社会矛盾日益加剧。这种体制已经越来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对其
Time:2005-11-30

郑显文:律令体制下的唐代民事诉讼制度研究
作者:郑显文(中国政法大学) 文章来源:《诉讼法学研究》第八卷 (本文系中国诉讼法律网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诸法合体,以刑为主的中国古代农耕社会里,刑事法律十分发达,民事方面的法律规定很少。中国古代没有独立的民法典,关于民事诉讼方面的资料流传下来的也不多,这为研究我国古代的民事诉讼制度带来了诸多不便。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法律制度颇为成熟的时期,它上承秦汉魏晋之制,下启宋元明清之先河,是一个
Time:2005-12-01

江海澜:从一起案例谈审判实践中审查判断证据相关规则的适用
作者: 江海澜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法院院长) 文章来源:中国法院网2005-11-28 [案情]: 2004年12月21日,成都市某区大丰镇居民龙长治因病死亡。其子龙子义等四兄弟为其父办丧事,将灵堂设在龙子义楼房底层堂屋内,至同月31日安葬。其间,死者亲朋等在灵堂内外焚烧香蜡钱纸。12月30日8时许,龙子义之妻罗忠琼等三人在与灵堂一门之隔的卧室内休息时感到身体不适,经区二医院诊断为一氧化碳
Time:2005-12-04

张卫平:发现真实与维护程序正义的冲突与衡平
作者:张卫平(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文章来源:中国民商法律网 2005-12-5 苏州大学法学院讲座记录 报告人:张卫平教授 主持人:胡亚球教授 点评人:张永泉副教授 整理人:04级诉讼法研究生 时间:2005年10月25日 地点:王健法学院模拟法庭 主持人:各位老师同学,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荣幸的邀请到了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卫平老师来到苏州大学为同学们作讲座。张老师以他丰富
Time:2005-12-06

邵明:神明裁判及其蕴涵精神之追问——以怎样的态度和方法来思考来认识 
作者:邵明 文章来源: 北大法律信息网2005年12月10日 一、种种表现 在人类社会早期,神明裁判(神判)是一种依据神意或上帝之意来判断事实真伪或是非曲直的较为普行的做法。神或上帝是世人不可见的虚幻形象,其意志只能凭借一定的媒介表述出来,于是体现神意的方式出现了并广泛运用于诉讼之中,从而成为证明事实真伪或判断是非曲直的方式。其种类主要有: (一)神誓——当事人和证人以向神灵宣誓的方式来证明其所
Time:2005-12-10

肖建国 王娣 杨秀清:再审程序的改革和完善
作者:肖建国 王娣 杨秀清 文章来源:法大民商经济法律网2005-12-6 摘要:社会转型及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社会纠纷日益纷繁复杂,在司法实践过程中,现行民事诉讼法所构建的监督性再审程序在发挥巨大功用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制度本身的缺陷,如何克服这些缺陷,改革并完善再审程序已成为理论及实务界共同关心的话题。我国的再审程序究竟应如何定位?再审程序的改造究竟如何来进行?关于这一系列问题,三位学者展开
Time:2005-12-12

廖永安 彭熙海:论必要共同诉讼
作者:廖永安(湘潭大学法学院教授) 彭熙海(湘潭大学法学院) 文章来源:中国民商法律网2005-12-20 本文原载《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7卷第3期。 摘要:必要共同诉讼制度是民事诉讼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制度。但在我国民诉立法之初,由于对其缺乏深入的研究,加之司法实践的不断发展,该制度所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应将必要共同诉讼区分为固有的必要共同诉讼和类似的必要共同诉讼,提升必要共同诉讼
Time:2005-12-21

章志远:中国行政诉讼中的府院互动
内容提要:近十五年来,府院互动活动在我国行政诉讼实践中的开展,更新了司法权与行政权关系的传统认知,促进了行政审判制度化解纠纷、支持与监督行政等功能的发挥,同时也存在运行规范性欠缺的问题。以审判为中心和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观念引领下的个案处理型府院互动,旨在实现纠纷解决的司法目标。合法性底线论和行政过程论观念引领下的法治促进型府院互动,旨在实现政策实施的司法目标。新时代行政诉讼府院互动的继续生长,既
Time:2020-12-11

共有 5,195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347 页   当前第 4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