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学人
叶自强

叶自强,湖北仙桃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1981年9月--1983年7月,在湖北省荆州地区财贸学校学习商业会计专业。1984年4月--1986年7月,工作之余勤勉自学高等院校法律专业课程,曾经参加全国高等教育法律专业自学考试,获得哲学、政治经济学、法理、普通逻辑、宪法、刑法等单项合格证书。1987年考入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班学习民事诉讼法专业,1991年获法学硕士学位。1989—199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公证司、办公厅工作。1994年以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工作,重点研究民事诉讼法和证据法。2002年—2003年赴英国伦敦大学高等法学院,任客座研究员,研究英国证据法。2006年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夏威夷大学法学院研究美国证据法。

代表作有:《民事证据研究》(法律出版社1999年10月第一版,法律出版社2002年9月第二版,曾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四届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举证责任及其分配标准》(法律出版社2005年6月版)

重要科研奖项及学术兼职:

《民事证据研究》一书曾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四届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02)、中国法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在国内诉讼法学术界和司法部门产生了较大影响。

 《司法认知论》一文获得中国法学会第二届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曾多次参与国家社会科学重点课题研究。现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项目《法庭审判中的科学证据》。

   兼任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主要学术观点:

1995年以来,叶自强通过对民事诉讼法和证据法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在民事证据法这一交叉学科领域独立地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第一,基本确立了民事证据的理论体系,开辟了证据法学研究的新领域。

1995年之前,人们侧重于刑事证据的研究。民事证据领域基本上是一片空白。为了改善这种状况,95年叶自强着手研究民事证据问题。经过5年的艰苦研究,99年终于完成了《民事证据研究》一书,并由法律出版社出版。2002年第二版对本书作了进一步完善。全书共17章。系统地探讨了民事证据的概念、发展历史和特征,民事证据与刑事证据的区别,以及司法认知、自认;推定、举证责任分配、伪证、法医学鉴定、自由心证等重要的证据规则。本书还对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婚姻、继承、电子数据交换等方面的证据规则进行了深入探索,基本确立了民事证据的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围。由于这一贡献,个别高校随后几年在民法和诉讼法专业,开设“民事证据”这一门新课程。

   第二,提出了“现代自由心证”的概念,比较准确地阐明了现代自由心证与传统自由心证的区别,揭示了现代自由心证的特征和本质。1998年以前,自由心证理论的研究处于一种停滞状态。1998年起,叶自强通过历史的、比较的研究方法,发现自由心证具有深刻的时代特征,并可以1938年作为划分传统心证与现代心证的时间界限。传统心证具有秘密性和任意性;而现代心证则具有公开性和程序性。两者具有本质区别。这就为证据法的制定扫清了一个关键性的理论障碍,指明了明确方向。说明不但要采用自由心证的概念,而且应当追求现代自由心证的目标。

第三,发现了法院行为与法医行为之间的本质区别,为我国法医鉴定体制改革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建国以来,我国各级法院内部都设立了法医鉴定部门。同时,法医鉴定也存在着重重困难,迫切需要解决。1998年,叶自强着手研究这一问题,发现了法院与法医之间的本质区别。法院行为必须具有中立性,而法医行为则同时具有科学性和偏向性。法医行为的科学性要求它站在中立的立场,但法医行为是面向社会,为当事人一方服务的,因而难以避免偏向性。因此,如果将两种行为的主体集中在一个机关,就会产生许多难以克服的矛盾。这一发现不仅能够揭示和解释了法医鉴定活动的许多混乱状况的根源,而且为建构新型法医鉴定体制提供了理论根据。这项成果摘要被中国社科院《要报》发表。2004年,最高法院接受了这一的观点,已经将法医鉴定部门从机关编制中分离出去,成为独立的事业法人。最高法院还要求下级法院进行此项改革。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完全采纳了这一观点:侦查机关根据侦查工作的需要设立的鉴定机构,不得面向社会接受委托从事司法鉴定业务。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门不得设立鉴定机构。至此,半个多世纪来的司法鉴定体制问题的争论,在科学发现的指导下有了明确的答案。

第四,在深入研究举证责任的历史、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创立了“举证责任分割理论”。

1900年以来,先后出现了两种重要的举证责任学说:一个是法律要件分类说,另一个是举证责任分层学说。前者是德国人罗森伯格1900年提出的,现在适用于德国、日本等大陆法国家。后者是美国学者柴尔和威格摩创立的,现在适用于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这两种学说具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针对一般民事案件而言的。对特殊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担毫无办法,因为特殊民事诉讼是到上世纪5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上世纪5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些新的观点,比如危险领域说等,用来解决医疗事故、环境污染等诉讼,但是他们在理论上很不成熟,存在很多争议,实践中有很大局限性。因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理论能够真正解决特殊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问题。

在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是1988年以后开始的。进入1990年代以后,也出现了特殊民事诉讼类型,最突出的是医疗责任事故所引起的诉讼。许多人都曾经讨论过这种诉讼中的举证责任问题,但是都未能从理论上找到一个好办法。正是基于上述背景,叶自强提出了“举证责任分割理论”。这项成果刊载于《中国法学》2004年第5期。在这篇论文中,不仅比较完整地论证了这种观点,而且对分割的方法及其分割后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都进行了细致分析,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形成了一种比较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它对于处理诸如医疗事故、环境污染事故等特殊民事领域中的纠纷,以及特殊的刑事案件(如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件)、行政诉讼案件,从证据学的理论和技术层面,提供了充分的支持理论和方法支持。

第五,深入发掘了英美法系证明责任分层理论,并将这种理论与罗森伯格的法律要件分类说进行了细致比较,得出了一个明确的结论:“英美举证责任分层理论”在理论上更为系统和完善,在方法上更便于审判人员操作。因此,在制定证据法的时候,我国应该以这种理论作为制定举证责任及其分配的有关条款的基础。

主要学术成果:

 

主要著作

个人专著
1、《现代公证制度应用研究》
叶自强著,全书约36.3万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7年7月出版。
2、《民事证据研究》
叶自强著,全书约41万字,法律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
本书曾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四届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3、《民事诉讼制度的变革》
叶自强著,约39万字,法律出版社2001年8月版。
4、《民事证据研究》,第二版
叶自强著,48万字,法律出版社2002年9月版。
5、《中国民事诉讼法》
叶自强著,43.9万字,法律出版社2004年4月版。
6、《举证责任及其分配标准》
叶自强著,19.8万字,法律出版社2005年6月版。
7、《民事证据研究》
叶自强著,44万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二版。
8、《民事诉讼法的新发展》
叶自强著,21万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与其他作者合著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通论》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李步云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6月版。
2、《民事诉讼法通论》
陈桂明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版。
3、The Role of Law and Legel Institutions i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亚洲开发银行项目。英文版,信春鹰、樊纲主编,法律出版社2000年7月版
4、《依法治国与法律体系建构》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刘海年、李林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3月版。
5、《发达国家诉讼制度》
傅宽芝、叶自强著,时事出版社2001年版。
6、《人身权与法治》
王家福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1月版。

主要论文

1、《伊斯兰国家民事审判组织的种类和特征》
河北省法学会主办《河北法学》1991年第1期
2、《论非洲国家民事审判组织及其决案原则》
河北省法学会主办《河北法学》1992年第2期
3、《遗嘱继承制度公证保护之比较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主办《法学家》1993年第3期
4、《公证体制设置问题探讨》
《民商法论丛》第2卷,梁慧星主编,法律出版社1994年12月版
5、《罗森伯格的举证责任分配理论》
《外国法译评》1995年第2期,中国社科院法学所主办
6、《论公证书在民事实体法上的效力》
《法学家》1995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主办
7、《论既判力的本质》
《法学研究》1995年第5期,中国社科院法学所主办
8、《民事诉讼迟延问题探讨》
《法律科学》1995年第6期,西北政法学院主办
9、《司法认知论》
《法学研究》1996年第4期,中国社科院法学所主办。
本文曾获得中国法学会第二届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10、《论自认法则》
宁夏社科院主办《宁夏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
11、《论民事诉讼的诚信原则》
《检察理论研究》1996年第2期,最高人民检察院主办
12、《民事诉讼观念的变革及其实现机制》
《法律科学》,1997年第1期,西北政法学院主办
13、《英国民事诉讼的改革》
译文,《民商法论丛》第6卷,梁慧星主编,法律出版社1997年4月出版
14、《论判决的既判力》
《法学研究》1997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主办
15、《举证责任及其分配标准》
《民商法论丛》第7卷,梁慧星主编,法律出版社1997年7月出版
16、《论推定法则》
《诉讼法论丛》第2卷,陈光中、江伟主编,法律出版社1998年11月出版
17、《审判公正与自由旁听》
《政治与法律》,1998年第3期,上海社会科学院主办
18、《法医学鉴定体制比较研究》
《中国刑事法杂志》,1998年第3期,最高人民检察院理论研究所主办
19、《法医鉴定体制的变革》
《法学研究》,1999年第1期,中国社科院法学所主办
20、《从传统自由心证到现代自由心证》
《诉讼法论丛》第3卷,陈光中、江伟主编,法律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
21、《论程序法的独特价值》
《诉讼法论丛》第4卷,陈光中、江伟主编,法律出版社2000年4月出版
22、《反复鉴定问题研究》
合著,《证据学论坛》第1卷,何家弘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
23、《举证责任的确定性》
《法学研究》2001年第3期,中国社科院法学所主办
24、《论事实真实与法律真实》
《人民法院报》"学者论坛",2001年8月3日
25、《英美证明责任分层理论与我国证明责任概念》
《环球法律评论》(季刊)2001年秋季号,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主办
26、《推定对举证责任分担的影响》
《法学研究》2002年第3期,叶峰、叶自强合著,中国社科院法学所主办
27、《论判决理由》
《湘江法律评论》2000年第3期,湖南省湘潭大学主办
28、《举证责任学说的历史分析》
《公法》2003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公法研究中心主办
29、《举证责任的倒置与分割》
《中国法学》2004年第5期
30、《秘密录音的分类、证据资格和司法政策》
《环球法律评论》(季刊)2005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主办
31、《放弃诉讼请求的理论、释疑与立法建议》
《环球法律评论》2007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主办
32、《民事撤诉的理论、法律解释与立法建议》
《诉讼法学研究》第12卷,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8月版

叶自强曾多次参与国家社会科学重点课题研究。现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项目《法庭审判中的科学证据》。

最后一次更新时间:
11/08/2014 - 01:18
数据条目编辑管理员:
admin

 

上一条:田平安 下一条:叶青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