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 次

书名:刑事诉讼程序研究(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法学研究生用书)
作者:王新清、甄贞、李蓉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定价:45.00元
出版日期:2009年3月
作者简介:
王新清,法学博士,教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曾兼任北京市地石律师事务所律师,新华通讯社法律顾问。长期从事诉讼法学、律师法学和刑法学教学研究工作,曾受全国律协委托参与我国律师法的起草。出版有《刑事诉讼法》、《律师学》30余部,在《法学家》、《法学论坛》、《法学杂志》、《中国刑事法》等报纸杂志发表论文60余篇。作为高校管理工作者,在《学习时报》、《中国高等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高等教育管理、政论性文章10余篇、科研总字数达200余万字。
1995年被宝钢集团授予“宝钢教育奖”,1997年被评为“北京市青年优秀教师”,2000年被授予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2001年被中共北京市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光荣称号,2002年获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2005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教学成果二等奖,2006年获得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高等院校法学院诉讼法学专业研究生撰写的教材,共分5编20章,内容涵盖刑事诉讼程序基础理论、审前程序、审判程序、特殊程序和执行程序五个部分。
在刑事诉讼程序基础理论一编中,包括刑事诉讼程序理念、刑事诉讼程序要素、刑事诉讼程序原则、刑事诉讼程序国际化和刑事诉讼程序构造五个方面的内容,力求使读者对刑事诉讼程序相关的理论问题有一个系统的把握。以后四编,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体例,从立案开始,分析研究了每一个诉讼阶段上相关程序的主要理论问题。
书中研究的有些诉讼程序,虽然在刑事诉讼法典上没有系统的规定,但我国已有这方面的司法实践,甚至有了司法解释的系统规定,作者也将其作为独立的一章进行分析探讨,以便从理论上进行研究,为总结司法经验和完善现行法律作些努力。
目录
第一编基础理论
第一章刑事诉讼程序理念
第一节程序正义
第二节程序优先
第三节程序安定
第四节程序民主
第二章刑事诉讼程序要素
第一节诉讼主体
第二节诉讼行为
第三节诉讼条件
第四节刑事裁判
第三章刑事诉讼程序原则
第一节概说
第二节基础性程序原则
第三节追诉程序原则
第四节审判程序原则
第五节证据程序原则
第四章刑事诉讼程序国际化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刑事诉讼程序国际准则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我国现行刑事诉讼程序的国际化
第五章刑事程序构造
第一节刑事程序构造基本理论
第二节刑事程序构造之类型
第三节“审判中心主义”程序结构与“流水线型”程序结构
第二编审前程序
第六章立案程序
第一节立案概述
第二节立案的功能
第三节我国立案程序的问题与完善
第七章侦查程序
第一节侦查模式
第二节侦查权的制衡
第三节侦检关系理论
第四节对违法侦查行为的规制
第五节诱惑侦查
第六节补充侦查
第八章审查起诉程序
第一节起诉法定主义与起诉便宜主义
第二节审查起诉方式
第三节不起诉与暂缓起诉
第四节公诉变更
第五节起诉书一本主义
第三编审判程序
第九章审级制度与审判组织
第一节审级制度
第二节审判委员会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第三节主审法官与合议庭
第十章公诉案件的第一审程序
第一节庭前审查程序
第二节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
第三节法官的调查权
第四节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简易审
第五节暂缓判决
第十一章自诉案件的第一审程序
第一节自诉制度概说
第二节自诉人适格
第三节自诉案件审判程序的特点
第十二章第二审程序
第一节上诉权
第二节抗诉权
第三节第二审程序的审判方式
第四节上诉不加刑原则
第五节上诉、c抗诉对裁判的制约
第十三章死刑复核程序
第一节死刑复核权与死刑核准权
第二节死刑复核的方式
第三节死刑复核程序的改革与完善
第十四章刑事审判监督程序
第一节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再审申诉问题
第三节审判监督程序的启动
第四节审判方式
第五节审判监督程序的改造
第四编特殊程
第十五章附带民事诉讼程序
第一节附带民事诉讼的特征与立法模式
第二节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
第三节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第四节附带民事诉讼程序中的若干问题
第十六章单位犯罪案件的诉讼程序
第一节单位犯罪案件的当事人问题
第二节单位犯罪案件诉讼程序的特点
第十七章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诉讼程序
第一节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诉讼程序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前程序
第三节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判程序
第四节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执行程序
第十八章涉外刑事诉讼程序
第一节涉外刑事诉讼程序概述
第二节涉外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
第三节国际刑事司法协助
第五编执行程序
第十九章刑事判决裁定的执行
第一节死刑的执行程序
第二节自由刑的执行程序
第三节财产刑的执行程序
第四节社区矫正问题
第二十章执行中裁判的变更
第一节变更执行的启动机关和决定机关
第二节死刑的变更
第三节暂予监外执行
第四节减刑与假释的程序
第五节人民检察院对执行变更的监督
上一条:左卫民等著:《中国刑事诉讼运行机制实证研究:以审前程序为重心(二)》
下一条:[英]约翰·斯普莱克著,徐美君、杨立涛译:《英国刑事诉讼程序(第九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