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六届陈光中诉讼法学优秀学位论文报告会暨颁奖典礼隆重举行

2024年6月2日,由陈光中诉讼法学奖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主办、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承办的第六届陈光中诉讼法学优秀学位论文报告会暨颁奖典礼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木樨地校区隆重举行。会前,曾海燕书记会见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陈光中一行,热烈欢迎陈光中教授及与会学者、获奖者,表达了对陈光中教授重视人才培养的敬佩之情,并对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与中国政法大学两校渊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学科发展历程等进行了交流。


图片


图片
图片

中国政法大学原校长、终身教授陈光中先生开幕式致辞。陈光中先生对获奖的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表示由衷地感谢,此次颁奖活动相较于以往,内容更加丰富,有更大的进步。陈光中先生强调指出,要珍惜时间,勤于积累,一生持之以恒,机遇到来时方能有施展才能的空间;做学问应有扎实基础,需要具备古今中外的广博知识。陈光中先生希望各位获奖同学能够继续努力,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业务上开拓创新,争取有更大的成就,努力成为社会栋梁之材。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曹诗权教授开幕式致辞。首先,曹诗权校长以“学者”“学生”“公大人”三重身份表达对陈光中先生的感谢,陈光中先生作为法学泰斗,传道授业解惑,让广大学子受用终身。其次,曹诗权校长指出本次报告会要更加聚焦三点内容:一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二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推动新时代公安工作现代化发展;三是立足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诉讼法学科的持续性发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学学科体系。最后,曹诗权校长强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要落实三点任务:一是传承好、打造好具有公安特色的诉讼法学科;二是创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教育,突出公安大学的优势;三是积极融入国家安全大局,融入法治公安大势,面向公安工作的主责、主业,做出公大法学院的贡献。

陈光中诉讼法学奖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秘书、中国政法大学肖沛权教授介绍评选过程及基本情况后,陈光中诉讼法学奖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中国政法大学卞建林教授宣读获奖者名单并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颁赠感谢状。本届陈光中诉讼法学优秀学位论文奖共评选出26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0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陈光中先生、曹诗权校长、罗亚平副校长、卞建林教授、左卫民教授、姚莉教授、熊秋红教授、王万华教授、汪海燕教授、胡铭教授为获奖者颁奖。获奖者博士代表中国政法大学马浩洋,硕士代表湘潭大学张培发表获奖感言。

图片
图片
图片

颁奖典礼后,举行了“优秀学位论文报告会”,报告会分为三个单元,每个单元由获奖者简要介绍自己学位论文的核心观点,并由评议老师进行点评。第一单元由中国政法大学汪海燕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崔永存、中国政法大学陶文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张晶、中山大学卢诗谣、南京师范大学洪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王璨璨、吉林大学吕子逸、山东大学乔杉分别就他们的学位论文进行报告,四川大学左卫民教授、中国政法大学熊秋红教授、海南大学王琦教授、浙江大学胡铭教授进行精彩点评,肯定了各位报告人的论文选题,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价值,但也对论文框架、论证内容、文字表述等提出建设性修改建议。

第二单元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姚莉教授主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梁永成、浙江大学严敏姬、北京大学吴桐、安徽大学王娜、中国政法大学陈雨楠、四川大学官胜男、海南大学陈宝军分别就他们的学位论文进行报告,中山大学杨建广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卫跃宁教授、湘潭大学李仕春教授、山东财经大学杨鹏教授进行精彩点评,各位报告人能敏锐地捕捉到新时代下的新问题,进行理论创新并充分论证,但还要结合实务工作、域外发展等内容对论文思路与框架进行调整。

第三单元由安徽大学刘少军教授主持,华东政法大学刘芸志、中国政法大学苏志远、西北政法大学钟达玮、北京师范大学唐淑臣、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华晨、浙江工商大学董储超、西南政法大学邓文浩分别就他们的学位论文进行报告,北京市航舵律师事务所李心鉴主任、南京师范大学李建明教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玉华教授、浙江工商大学唐玉富副教授进行精彩点评,各位报告人的选题非常具有问题意识,能够较好地回应实践中的现实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但建议从题目表述、研究重点、观点科学性等方面继续优化论文内容。

闭幕式由中国政法大学王万华教授主持,卞建林教授代表基金管理委员会进行致辞,热烈祝贺第六届陈光中诉讼法学优秀学位论文的获奖者,由衷感谢各位老师的到来与支持,给予报告人中肯的建议,也感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的精心组织,同时提出两点期望:一是期望获奖者继续攀登,取得更好的学术成绩;二是期望成员单位继续关注与支持陈光中诉讼法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第六届陈光中诉讼法学优秀学位论文报告会暨颁奖典礼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闭幕。

图片


上一条:我校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研究基地获评最高人民法院2023年度优秀研究基地 下一条:“审前羁押制度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