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台法
中华民国宪法 (民国 36 年 12 月 25 日公布 )

前言:

中华民国国民大会受全体国民之付托,依据 孙中山先生创立中华民国之

遗教,为巩固国权,保障民权,奠定社会安宁,增进人民福利,制定本宪

法,颁行全国,永矢咸遵。

第 二 章 人民之权利义务

第 7 条 (平等权)

中华民国人民,无分男女、宗教、种族、阶级、党派,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第 8 条 (人身自由)

人民身体之自由应予保障。除现行犯之逮捕由法律另定外,非经司法或警

察机关依法定程序,不得逮捕拘禁。非由法院依法定程序,不得审问处罚

。非依法定程序之逮捕、拘禁、审问、处罚,得拒绝之。

人民因犯罪嫌疑被逮捕拘禁时,其逮捕拘禁机关应将逮捕拘禁原因,以书

面告知本人及其本人指定之亲友,并至迟于二十四小时内移送该管法院审

问。本人或他人亦得声请该管法院,于二十四小时内向逮捕之机关提审。

法院对于前项声请,不得拒绝,并不得先令逮捕拘禁之机关查覆。逮捕拘

禁之机关,对于法院之提审,不得拒绝或迟延。

人民遭受任何机关非法逮捕拘禁时,其本人或他人得向法院声请追究,法

院不得拒绝,并应于二十四小时内向逮捕拘禁之机关追究,依法处理。

第 9 条 (人民不受军审原则)

人民除现役军人外,不受军事审判。

第 10 条 (居住迁徙自由)

人民有居住及迁徙之自由。

第 11 条 (表现自由)

人民有言论、讲学、著作及出版之自由。

第 12 条 (秘密通讯自由)

人民有秘密通讯之自由。

第 13 条 (信教自由)

人民有信仰宗教之自由。

第 14 条 (集会结社自由)

人民有集会及结社之自由。

第 15 条 (生存权、工作权及财产权)

人民之生存权、工作权及财产权,应予保障。

第 16 条 (请愿、诉愿及诉讼权)

人民有请愿、诉愿及诉讼之权。

第 17 条 (参政权)

人民有选举、罢免、创制及复决之权。

第 18 条 (应考试服公职权)

人民有应考试服公职之权。

第 19 条 (纳税义务)

人民有依法律纳税之义务。

第 20 条 (兵役义务)

人民有依法律服兵役之义务。

第 21 条 (受教育之权义)

人民有受国民教育之权利与义务。

第 22 条 (基本人权保障)

凡人民之其它自由及权利,不妨害社会秩序公共利益者,均受宪法之保障

第 23 条 (基本人权之限制)

以上各条列举之自由权利,除为防止妨碍他人自由、避免紧急危难、维持

社会秩序,或增进公共利益所必要者外,不得以法律限制之。

第 24 条 (公务员责任及国家赔偿责任)

凡公务员违法侵害人民之自由或权利者,除依法律受惩戒外,应负刑事及

民事责任。被害人民就其所受损害,并得依法律向国家请求赔偿。

上一条:《提审法》 1999年(民国88年)12月15日修正 下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地区《司法院组织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