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刘巍:行政程序论证分析
作者:刘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 文章来源:中国公法评论网 2007-11-10 原载《法学杂志》2007年第4期 内容提要:行政程序论证对构建科学合理的行政程序法律制度,促进行政法律秩序的形成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在对行政程序论证进行现实考察的基础上,认为在目前行政程序的形成过程中,尚缺乏行政程序论证系统。文章随后提出行政程序论证的分析框架,阐明了行政程序论证的主体、内容或任务,进而明确
Time:2007-11-20

余凌云:论行政传唤
作者:余凌云(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来源: 《公法研究》第五辑 转引自中国公法网 目次 一、 引言 二、 传唤方式 三、 传唤时间 四、 通知义务与折抵问题 五、 法律救济 六、 简短的结束语 一、 引言 传唤是警察法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调查措施,[1] 即通知违法嫌疑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指定地点接受询问,[2] 带有一定限制人身自由的意味,也无疑是一种行政行为。从直感上,跳入脑海的或许是一种调查
Time:2007-11-24

张康之 刘柏志:公共行政的继往开来之路——纪念伍德罗·威尔逊发表《行政学研究》120周年
Wa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from Yesterday to Tomorrow: ——To Commemorate The Study of Administration being published by Woodrow Wilson for 120 years 作者:张康之(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刘柏志(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 文章来源
Time:2007-11-26

胡建淼: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的边界划定
作者:胡建淼(浙江大学法学院教授) 文章来源:北大法律信息网 2007-11-26 【摘要】 本文基于中国正在制定“行政强制法”及这一立法背景所掀起的“行政强制法学”理论研究热潮,注意到行将制定的“行政强制法”将以“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两大类强制行为为规制对象,而准确划清这两大行为之间的界线直接关系到具体法律的适用,通过对中外行政强制的法律制度及理论学说的比较研究,评判了中外各种主要
Time:2007-12-02

杨建顺:法院审理国家赔偿确认案件的程序建议
作者:杨建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文章来源: 中国宪政网 2007-12-04 我国《国家赔偿法》第9条、第20条、第30条、第32条分别规定了“依法确认”,作为实行国家赔偿的一种程序要件,体现了国家赔偿的法定性、严肃性和规范性。然而,对于有关“依法确认”的规定,人们的理解并不一致,实践中甚至存在被异化为申请赔偿的钳制程序的情形。2004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民法院
Time:2007-12-05

王旭:中国行政法学研究立场分析——兼论法教义学立场之确立
作者:王旭(中国政法大学06级行政法学博士) 文章来源:北大法律信息网 2007-09-24 原载《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第十一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 导论 近年学术界以“研究范式”为对象,对中国行政法学的知识生产过程进行了诸多分析[1]。一个代表性的主张是:支配当代中国行政法学研究的三个基本范式是政法法学、立法法学与社科法学。[2]本文欲进一步指出,行政法学这样三个研究范式之间并不
Time:2007-10-01

曾祥华:《人权宣言》中的行政法思想
作者:曾祥华(江南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 文章来源:《行政法学研究》2007年第3期 转引自中国公法网 摘要:《人权宣言》不仅对世界宪法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还含有丰富的行政法思想。它不仅是对天赋权利的法律确认,而且将自由作为行政法的前提,蕴涵了正当法律程序的雏形,通过宪法性文件的形式规制了行政法的方向。 关键词:《人权宣言》;行政法思想;行政法的前提;正当法律程序雏形;行政法的方向 学者们大多
Time:2007-10-04

柳建龙: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第五十二条之评析
作者:柳建龙(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宪法学与行政法学2005级博士研究生) 文章来源:《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7年第7期转。 转引自 中国宪政网 2007-09-29 【摘要】本文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二条之规定进行了质疑,认为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第五十二条终结行政诉讼之规定:1.有纵容行政机关的嫌疑;2.未必能起到节约司法成本的作用
Time:2007-10-07

金广良:行政处罚公开原则的立法价值与构建
作者:金广良(河南省西华县人民法院) 文章来源:中国法院网2007-09-27 公正、合理、正义与平等的社会秩序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要求,是与法律相伴的基本价值,它要靠一整套普遍性的法律规范来建立,而法律规则又需要整个社会和国家凭借强制力量加以维护,行政权和司法权正是国家凭借的强制力量和有效工具。现今,行政权对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起着愈来愈明显的作用。其中,行政处罚权作为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的重要手段其
Time:2007-10-12

张小平 洪文峰:行政诉讼被告疑难问题之析
作者:张小平 洪文峰(江西省鄱阳县人民法院) 文章来源:中国法院网:2007-10-09 行政诉讼的被告,是指由原告指控其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侵犯原告的合法权益,并经由人民法院通知应诉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据此,关于行政诉讼被告的形式要件即只要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未经复议、批准、等而被直接诉诸于法院的行政机关,该行政机关就是被告。但也有些复杂形式或特殊情况,在这些情况下的被告资格问题
Time:2007-10-15

陈新华:对民事行政争议关联案件程序的研究——以救济途径的选择为视角
作者:陈新华(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人法院) 文章来源:中国法院网 2007-10-18 内容摘要: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诉讼制度如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结构,形成了我国司法体系的基本架构,共同维护着社会的正常法律秩序。然而,现实社会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诉讼案件所涉法律关系往往是相互交织,一个主体的行为分别损害了两个或两个以上法律部门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如民事争议和行政争议。于是就出现了法院在行
Time:2007-10-18

高军:行政法治视域中的城管制度初探
作者:高军(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博士生) 文章来源:北大法律信息网 2007-10-21 城管制度是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产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出现了规模膨胀、流动人口增加、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一系列问题,传统城市管理模式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解决城市执法主体分散、行政职能交叉、多头执法、执法责任不清等问题,国务院发布国发[1996]13号《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通知
Time:2007-10-21

姜明安:新行政法:公中有私,私中有公
作者:姜明安(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文章来源:2007年10月14日《法制日报》 公私法的区分,对于法律学者来说应该是常识。但是我们今天对这一常识越来越产生疑问了:物权法依常识无疑是私法吧,但我国全国人大今年3月通过,10月1日刚施行的《物权法》却规定了公权力主体对私财产的征收、征用制度、对私房屋的拆迁、补偿制度,这还是私法吗?行政法依常识无疑是公法吧,但美国人弗里曼先生(Jody
Time:2007-10-24

施建辉:行政执法中的协商与和解
作者:施建辉(东南大学法律系教授) 文章来源:《行政法学研究》2006第3期 【摘要】 在行政执法中引入协商与和解从而实现行政执法方式的变革,既是顺应现代行政民主化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也是行政主体能否灵活应变日益复杂的现实社会、满足不同主体多元化需求的关键。作为一种行政执法方式,协商应当贯穿于整个行政程序;作为当事人预防、化解纠纷的一种方式,行政执法中的和解主要体现在和解契约与执行和解两个方面
Time:2007-10-26

最高法发布《关于为跨境诉讼当事人提供网上立案服务的若干规定》推进跨境网上立案工作
消息来源:最高人民法院2021年2月3日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为跨境诉讼当事人提供网上立案服务的若干规定 为让中外当事人享受到同等便捷高效的立案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等法律和司法解释,结合人民法院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人民法院为跨境诉讼当事人提供网上立案指引、查询、委托代理视频见证、登记立案服务。 本规定所称跨境诉讼
Time:2021-02-27

共有 5,183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346 页   当前第 10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