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民事诉讼法案例教程(面向21世纪法学案例系列教材)
作者: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年11月
定价:29元
目录
第一章 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案例1:如何理解处分原则的内涵?
第二章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
案例2:本案的审理程序是否合法?
第三章 主管与管辖
第一节 主管
案例3:法院能否审理这起“侵权案”?
案例4:劳动争议超过仲裁时效,可否再向法院起诉?
第二节 级别管辖
案例5: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有哪些?
第三节 地域管辖
案例6:这起借贷合同纠纷应由哪个法院管辖?
案例7:对于涉及数个不动产的纠纷,如何确定案件的管辖地?
案例8:协议管辖可否选择多个管辖法院?
第四节 移送管辖和指定管辖
案例9:本案是否应当移送管辖?
案例10:有管辖权的法院移送案件,上级法院可否指定其管辖?
第五节 管辖权异议和管辖恒定
案例11:过了答辩期,当事人是否一概不能提起管辖权异议?
案例12:公司住址变更后,受诉法院能否继续审理?
第四章 当事人
第一节 当事人概述
案例13:法人的工作人员因职务行为或授权行为而发生诉讼,如何确定当事人?
案例14: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能否成为诉讼当事人?
案例15:起诉的原告不符合条件,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案例16:死者的名誉受到侵害,谁有权提起诉讼?
案例17:企业被兼并后,因兼并前的民事活动发生的纠纷应当由谁作当事人?
第二节 共同诉讼人
案例18: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当事人没有参加诉讼,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案例19:原告只起诉其中一个责任人,法院能否驳回起诉?
案例20:本案属于哪一种共同诉讼?
第三节 诉讼代表人
案例21:代表人变更或放弃诉讼请求,是否应经被代表的当事人同意?
案例22: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如何选任诉讼代表人?
案例23: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如何公告和确定诉讼代表人?
第四节 第三人
案例24: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与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必要共同诉讼中的共同原告有何差异?
案例25:与案件无利害关系的人能否列为第三人?
案例26:管理办和价格所是否应为本案的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第五章 诉讼代理人
第一节 法定诉讼代理人
案例27: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涉讼,法定诉讼代理人如何代为进行诉讼?
第二节 委托诉讼代理人
案例28:离婚诉讼中,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能否不出庭参加诉讼?
第六章 诉的理论和制度
第一节 诉的要素
案例29:请求权竞合时如何确定诉讼标的?
第二节 诉的种类
案例30:什么是给付之诉?
案例31:什么是确认之诉?
案例32:本案是变更之诉还是给付之诉?
第三节 诉的合并
案例33:原告与被告之间有两个合同关系,是否构成诉的合并?
第四节 反诉
案例34:本案被告提出的是反诉还是反驳?
第七章 民事证据制度
第一节 民事诉讼证据概述
案例35:证据必须具备什么属性才能成为定案的依据?
第二节 民事证据的种类与分类
案例36:物证必须提交原物吗?
案例37:证人的条件和证言的采信原则是什么?
案例38:本案坚定机构的资格和鉴定程序是否合法?
案例39:如何认定亲子鉴定的效力?
案例40:如何理解直接证据的证明效力?
第三节 证明对象
案例41:如何确定证明对象?
案例42:当事人自认的事实是否还需要证明?
案例43:什么是诉讼上的司法认知?
案例44:证明责任的本质是什么?
案例45:接借贷合同的证明责任如何分配?
案例46:何谓证明责任的倒置?
案例47:共同危险行为的证明责任如何分配?
第五节 证据的收集和保全
案例48:陷阱取证的效力如何认定?
案例49:证据保全的条件和程序是什么?
第六节 证据的审查和判断
案例50:法院如何对证据进行审查和判断?
案例51:超过举证时限的证据能否作为定案的依据?
第八章 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
第一节 财产保全
案例52:如何理解财产保全的范围?
案例53:诉讼财产保全错误时如何进行赔偿?
案例54:申请诉前财产保全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第二节 先予执行
案例55:如何理解先予执行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第九章 对妨碍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案例56:对本案妨碍民事诉讼的人采取强制措施得当吗?
案例57:以暴力、威胁或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吗?
第十章 诉讼费用
第一节 诉讼费用的种类
案例58:律师费等费用指出是否属于诉讼费用范围?
第二节 诉讼费用的计算和负担
案例59:本案诉讼费用该如何计算和分担?
第十一章 普通程序
第一节 起诉和受理
案例60:债权人只起诉担保人,法院应否受理?
案例61:法院受理了不应受理的案件,应如何处理?
第二节 审理前的准备
案例62:审前准备程序违法,应如何处理?
第三节 开庭审理
案例63:本案在开庭审理程序上有何不当之处?
第四节 撤诉和缺席判决
案例64:当事人申请撤诉应具备什么条件?
案例65:审理时被告下落不明,法院是否可以缺席判决?
第五节 延期审理、诉讼中止和终结
案例66:延期审理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案例67:本案应当延期审理还是中止诉讼?
案例68:本案法院先裁定诉讼中止,后裁定诉讼终结的做法是否妥当?
第十二章 简易程序
案例69:本案应当适用简易程序吗?
第十三章 民事判决、裁定与决定
第一节 民事判决
案例70:民事判决如何分类?
案例71:如何认识民事判决书的结构及其效力?
第二节 民事裁定与民事决定
案例72:民事裁定与民事决定如何适用?
第十四章 第二审程序
第一节 上诉的提起与受理
案例73:何人可以对一审判决提起上诉?
案例74:如何提起上诉?
第二节 第二审案件的审理
案例75:如何确定第二审案件的审理范围?
案例76:第二审案件可否迳行判决?
案例77:上诉人可否撤回上诉?
第三节 第二审案件的裁判
案例78:第二审案件有哪些裁判方式?
案例79:二审裁判后,当事人是否还可以起诉或者上诉?
第十五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一节 审判监督程序概述
案例80:民事再审的事由有哪些?
案例81:如何理解再审客体的范围?
第二节 人民法院提起再审
案例82:人民法院对生效裁判如何提起再审?
第三节 当事人申请再审
案例83:已经再审过的案件,当事人能否再次申请再审?
第四节 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
案例84: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的条件和程序是什么?
第十六章 特别程序
案例85:如何理解《民法通则》第23条第1款和《民事诉讼法》第168条的关系?
案例86:如何处理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案件?
案例87:财产继承人能否申请撤消认定财产无主的判决?
第十七章 督促程序
第一节 督促程序概述
案例88:哪些案件可以适用督促程序?
第二节 支付令的申请、受理、审理、送达和执行
案例89:督促程序包括哪些法定阶段?
第三节 支付令的异议和督促程序的终结
案例90:什么是支付令的异议?
第十八章 公示催告程序
案例91:如何适用公示催告程序?
案例92:除权判决生效后,利害关系人能否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九章 执行程序
第一节 执行的根据
案例93:当事人未约定的仲裁机构所作出的仲裁协议是否可以成为执行根据?
案例94:对涉外仲裁裁决的执行审查是实质性审查还是程序性审查?
案例95:存在程序性错误的公证债权文书是否可以作为执行根据?
第二节 执行的主体和客体
案例96:如何变更和追加被执行主体?
案例97:这两套房子是否可以作为本案的执行客体?
案例98:经人民法院判决确认的债权,能否作为执行对象?
第三节 执行措施
案例99:对于存在权利负担的执行对象,能否采取执行措施?
案例100:要求被执行人完成指定行为的执行措施如何实施?
案例101:投资权益的执行措施是否包括直接抵偿债务?
第四节 执行阻却和执行回转
案例102:提起执行异议应符合哪些条件?
案例103:对执行和解协议如何进行审查和认定?
第二十章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和司法协助
第一节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
案例104:提单管辖权条款是否一定有效?
案例105:如何确定涉港离婚案件管辖权?
第二节 司法协助
案例106:国外法院的裁判可否得到我国人民法院的承认和执行?
案例107:如何申请承认外国法院的离婚决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