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减少审前羁押 完善羁押程序”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图片


2024年8月18日,由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共同主办的“减少审前羁押,完善羁押程序”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荷兰莱顿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加拿大新不伦瑞克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意大利都灵大学的国际专家学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比较法研究》编辑部、北京市尚权律师事务所等高等院校、学术期刊和实务部门的国内专家学者,以及中国政法大学师生代表参加研讨。



图片
图片

开 幕 式

图片

研讨会开幕式由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院长郭志媛教授主持。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教授顾永忠、荷兰莱顿大学法学院刑法与犯罪学所所长教授詹尼梅克·欧文克尔克分别致辞。

图片

顾永忠教授全面梳理了中国审前羁押制度的历史和现状,并从指导原则和具体制度两个方面阐述了审前羁押改革的未来面向。

图片

詹尼梅克·欧文克尔克教授表示,审前羁押事关人权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与会专家能够密切交流、交流互鉴、形成共识。


第 一 单 元

图片

第一单元的主题为“刑事案件审前羁押的现状及趋势”,由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研究》丁洁琳副主编主持。

图片

加拿大新不伦瑞克大学法学院内森·戈勒姆教授介绍了举证责任改革对加拿大降低审前羁押率的重要价值。

图片

四川大学法学院院长左卫民教授从实证研究的视角分析了中国审前羁押率的变化趋势、下降原因和打造科学化决策机制的可行路径。

图片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法学院埃里克·菲什教授介绍了美国的保释制度,并重点梳理了新泽西州取消保释金制度改革的利弊得失。

图片

清华大学张建伟教授认为,减少审前羁押、完善羁押程序须坚持法治原则、比例原则、个别保护原则、公共利益原则。

图片

荷兰莱顿大学法学院詹尼梅克·欧文克尔克教授以荷兰为例介绍了欧盟国家面临的审前羁押困境及成因。

图片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刑诉所所长卫跃宁教授建议将“少捕慎诉慎押”调整为“慎捕慎诉慎押”,通过理念革新推动审前羁押的制度完善。


第 二 单 元

图片

第二单元的主题为“审前羁押程序的经验、挑战与应对”,由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罗海敏教授主持。

图片

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法律系教授梅库洛娃·尤利娅·谢尔盖耶娃介绍了俄罗斯审前羁押制度的具体规定、基本理念、发展历程、实践状况和改革路径。

图片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郭华教授从中国羁押条件的规范现状出发,从羁押的原则、羁押期限延长的条件和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三个方面提出了完善路径。

图片

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院长吴宏耀教授以刑事政策与未决羁押率的互动关系为视角,围绕辩护律师的程序参与、程序规则的价值引领性做了发言。

图片

英国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学院尼古拉·帕德菲尔德教授基于英格兰及威尔士地区审前羁押的最新情况,围绕超期羁押、保释期间的自杀风险、羁押场所的分类模糊、线上羁押听证流于形式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图片

吉林大学法学院杨波教授立足羁押制度改革的原点,主张从权利保障的宏观视角出发,考察羁押制度完善面临的问题,充分实现刑事程序的独立价值。

图片

北京大学法学院陈永生教授在肯定我国审前羁押积极变化的同时,指出仍存在羁押率实际过高、逮捕适用条件过高、逮捕审查程序不合理等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思路。











第 三 单 元

图片

第三单元的主题为“轻罪时代审前羁押制度面临的新问题”,由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郭烁教授主持。

图片

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法律与犯罪学中心法律与司法副教授艾玛·科尔文介绍了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保释改革的历史、当前的保释制度及保释改革的经验教训。

图片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院长郭志媛教授指出了轻罪时代下审前羁押制度改革所面临的三大挑战,并强调改革应以诉讼保障为核心。

图片

北京尚权律师事务所毛立新主任从实务视角出发,指出当前逮捕和拘留制度存在的问题,并从逮捕的门槛、审查程序、审查的标准、救济途径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图片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闫召华教授通过简要比较我国与其他国家的未决羁押情况,指出了当前我国未决羁押制度的改进方向。

图片

意大利都灵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斯瑞纳·夸特罗科洛教授介绍了意大利的刑事诉讼制度、审前措施和机制以及有关审前羁押的补救措施。

图片

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元轶教授谈到了审前羁押问题对权利保障和辩护效果的影响,并表示不同国家对审前羁押问题的关注点各有侧重。

图片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董坤介绍了慎捕的法规范结构,并根据其存在的四点问题提供了破解思路。




闭 幕 式

图片

研讨会闭幕式由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院长助理鲍文强主持。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法律与犯罪学中心法律与司法副教授艾玛·科尔文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院长熊秋红教授作学术总结。

图片

艾玛·科尔文总结了各国在审前羁押问题上的不同做法,并强调国际合作对于各国刑事司法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

熊秋红教授指出,本次研讨会参与人员多元,讨论问题深入,在交流碰撞中形成诸多共识、取得丰硕成果。审前羁押是一个兼具重要性和复杂性的问题,与会专家围绕立法、实践和改革三个层面展开了研讨。立法层面,从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出发为羁押设定法定理由和程序,各国在法定理由方面大同小异但是在程序上差异较大;实践层面,关注羁押率的变化及其原因,并发现了观念提升对于降低羁押率的积极作用。改革建议层面,从技术革新、替代羁押的方式、附条件的保释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总之,虽然各国所处的法治发展阶段不同,关注的问题有所差异,但是目标是共同的。


图片

▲与会人员合影

图片

撰稿 | 于文佳  刘开元  李晓涵


上一条:诉讼法制现代化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研究研讨会暨第四届诉讼法学青年论坛颁奖典礼成功举办 下一条:“涉外及涉港澳台刑事诉讼法治发展”研讨会成功举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