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院《诉讼法学研究》2022年新刊出版


《诉讼法学研究》是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组织出版的连续出版物之一,陈光中教授、樊崇义教授、卞建林教授担任本书顾问,熊秋红教授担任本书主编。本刊于2001年正式创刊,每年出版一卷,现2022年第26卷正式出版。

本卷《诉讼法学研究》分为“诉讼前沿”“实务研究”“证据专论”“比较研究”与“博士生论坛”五个栏目。

“诉讼前沿”栏目刊登了五篇文章,包括杨宇冠教授和张沈锲撰写的《指导性案例的功能与实现途径研究》、樊文副教授翻译的萨比娜 格雷斯所著《法庭上的人工智能:刑事审判中机器证据的比较分析》、郭志媛教授和朱伟悦合写的《智慧司法背景下在线庭审模式的司法实践审视》、王玉晴撰写的《论社会保障视角下法律援助制度的功能定位——从法律援助与社会救助之制度关系入手》以及马晶撰写的《行政诉讼“一行为一诉”的分阶段功能及其例外情形》。

“实务研究”栏目选录了五篇文章,包括李艳玲撰写的《刑事审级制度的时下反思与改良路径》、严泽岷撰写的《速裁程序中的律师参与》、徐猛撰写的《审判中心视野下侦查预审程序改革》、李清伟撰写的《试述检察法律文书释法说理制度》以及杨佳瑜撰写的《庭审实质化视角下刑事判决说理问题刍议——基于普通程序与简易程序的对比分析》。

“证据专论”栏目刊登了五篇文章,包括任勇撰写的《有专门知识的人意见的科学性审查——以刑事一审普通程序为视角》、周俊彦撰写的《论刑事诉讼中事故调查报告及其审查判断》、周维琦撰写的《书证提出命令制度的检视与廓清——以新证据为视角》、王菲撰写的《民事判决理由预决事实效力规则再议——以主客观要素为解释论展开》以及侯芳郁撰写的《区块链技术下电子证据的推定真实问题分析——以技术核验为视角》。

“比较研究”栏目选录了两篇文章,李康震撰写的《法律控制下的技术规则之治:区块链技术的刑事诉讼适用》以及楚天舒撰写的《保护规范理论本土化的挑战与应对》。

“博士生论坛”栏目刊登了三篇文章。李振洋撰写的《刑事司法改革的双重面向:定位、协同及冲突》、李佳威撰写的《认罪认罚视域下裁量不起诉制度的反思与重塑》以及李策撰写的《举报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规范、理论与重塑》。

《诉讼法学研究》旨在推进诉讼法学研究的学术和信息交流,增进诉讼法学理论和实践的互动。我们期待收到更多优秀学者的投稿,努力为热爱学术的学者们提供一个更加优质的学术交流平台。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

2022年5月21日


上一条: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来信致谢我院 下一条:我院2021-2022年秋季学期第二期“教师学术沙龙”研讨活动顺利进行

关闭